XUANDONGMAN百家论坛—240—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环境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刘秋吟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6摘要:在我国乡村建设已从精准扶贫走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环境设计专业作为艺术学领域下重要的人居环境建设专业,对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着紧要作用,其专业视域及教学体系也需与时俱进,以适应乡村建设的实际需求。本文从乡村振兴与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在逻辑出发,分析了此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现状,进而提出从教学体系、教学实践平台、教学手段三个方面拓宽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环境设计教学改革新路径,以期创建为乡村振兴主动赋能的教学“生态链”,有效培养关注社会需求的新型环境设计建设人才。关键字:乡村振兴;环境设计;教学改革;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引言国家系列指导性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目前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阶段,环境设计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其在乡土居住空间改造、生态景观提升、乡村文化活化传承等方面不断提供创意及实践潜力。毋庸置疑的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环境设计专业发展势头迅猛,收效斐然,但其目光更多的还是聚焦于城市空间环境,且在近年来的乡村建设实践中,低品质的环境整治及立面美化现象仍层出不穷,缺乏“营造和谐乡村人居环境”理念的多维度呈现。当前,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显然面临专业教学与乡村建设需求脱节等一系列挑战。基于此,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路径、人才培养方向及教学体系亟待调整和完善,应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将其专业视域辐射至与城镇空间共同构成人类生存空间的乡村环境,及时做出针对性的教学革新,为国家和未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一、乡村振兴与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在逻辑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在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方面强调一定的跨学科性,因此具有艺术学领域与工学领域的“双栖”特征。[2]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各学科专业之间的跨学科特征已普遍显现,环境设计专业的多学科优势已逐渐退去舞台,如何延续本专业独特的“艺术句法”,聚焦及引领设计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向与教学改革,是环境设计专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从以往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不难看出,“城市”、“经济”、“建设”已成为本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