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教师成长教育之道与管理之术第四期威海名班主任人选高级研修班培训感言一卢海英一南京,六朝古都,钟灵荟萃,人杰地灵。我们威海第四期名班主任人选及市直学校骨干班主任一行几十位班主任相聚于此,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成长之旅。一周的时间候忽而过,但足以开阔视野、开辟认知。从培训结束的那一天起我就在思考,应该从哪里人手才能最好地吸收本次学习的精华。各位培训专家的班级管理策略和细节都各有所长,但是我们也不能把班级管理搞成“一锅乱炖”,需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这些是在“术”层面需要考量的问题;而从这些班级管理的名家身上学到的“道”,对我们的职业生涯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一一如果我们不再把这份工作看作是上传下达地完成任务,而是学生和我们自己个体生命的共同成长,那么我们的职业倦怠感将大为减少,幸福感将极大增加。只有热爱,发现自已的使命,我们的生命才各有各的精彩一一青年人有青年的朝气和活力,中年人有中年的担当和智慧。以下是笔者从“道”和“术”两个层面进行的思考。一、教育之道1.注重研究和反思,智慧带班很多时候,一提到班主任工作,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千头万绪的工作、层出不穷的问题和应接不暇的家长,所以很多教师哀叹班主任就像“保姆”,需要三头六臂,24小时待命。这固然是我们工作中的常态,但真的只有马不停蹄地忙碌才能干好班主任吗?当我们把这项工作看作是一个体力活,那我们的日常就是简单地重复,可能十年甚至62二十年都不会有量变到质变的突破。而如果我们更多地把它看作是一项脑力劳动,需要我们用智慧去艺术化地处理班级问题,那用不了三年五年,我们就可以成梁成材。所有培训的专家身上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跳出了班主任工作琐碎的常态,站在一个更高的思维层面去思考班级管理问题。南京二十七中的陈宇老师,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仍然冲在班主任工作的第一线,并且把班级的自主管理研究到一个很深的层次。他彻底打破了金字塔式管理的弊端,把班级分为学习部、卫健委、纪律部、决策部等部门,用“去中心化”的理念让班级每个学生都可以“自治”,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连接又互相影响。在这样扁平化的班级管理模式下,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精神领袖,却不介人具体的工作,班级每一个职能部门都能独立工作和运营,班主任彻底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班主任需要思考的是班级长期发展方向这样的问题,而不是被琐碎日常捆绑住了手脚。陈宇老师的讲座让我深深懂得,一个成功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