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利用读写,言语立德———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融入德育的路径分析荀春花(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000)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在推行素质教育,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基于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读写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在读写活动中实现道德素养的提升。对此,本文主要从结合单元主题、挖掘文本内容、拓展教材广度三个方面出发,全面分析了将德育元素融入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实践路径,希望能为一线语文教师进行德育与学科内容的融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活动;德育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新课标视域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关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以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语文学科属于人文学科,很多读写内容都很适合用来开展德育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陶冶道德情操,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审美创造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因此,教师应当意识到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的重要性,并且要在阅读、写作等教学活动中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结合单元主题,开展深度读写1.重视主题联系,引导学生感受家国情怀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有内在联系的,最典型的就是阅读和写作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教师应当利用这一特点,开展单元主题教学工作,以此引导学生参与到深度读写中。教师可以利用德育方面的内容,如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体悟家国情怀等,让学生按照主题方向对文本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找出其中的写作特点。例如,五年级下册中的《月是故乡明》《梅花魂》等内容,都体现了主人公内心浓重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将与此类主题相同或相近的文章进行整合,开展读写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元素,也可以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家国情怀与梅花、月亮存在关联等,如何让本来不具备情感的事物,也展现出一定的情感价值。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自身对家国的情感通过写作表达出来。比如,有的学生通过描写竹子从裂缝中艰难诞生再到郁郁葱葱,比喻中国革命历程的无比艰辛,歌颂了革命先辈攻坚克难的伟大意志,进而表达出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