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esteachers@163.comTel:027-87158992ENGLISHSQUARE收稿日期:2023-6-21劳伦斯小说《骑马出走的女人》中的“寻音”之旅□袁兰[摘要]听觉叙事研究作为叙事学领域的热点话题,呼吁长期重视视觉写作的文学批评领域转向对听觉的关注。英国小说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在《骑马出走的女人》中着力渲染声音与听觉的变化,声音在该小说的叙事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在这场“寻音”之旅中,女主人公经历了听觉的觉醒、转变与新生,完成了意识的觉醒和对新生活的探寻,为了摆脱工业文明之声对听觉的侵扰,她最终以献祭自我的方式融入原始文明的声音之中。[关键词]听觉叙事;倾听模式;劳伦斯;《骑马出走的女人》;文明救赎[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04-0058-04《骑马出走的女人》是英国小说家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位白人女子因不满家庭束缚而骑马出走,最终将自我献祭给印第安神明的故事。通过对印第安神话元素的书写,劳伦斯表达了在欧洲之外的古文明中寻找恢复人类生命力的渴望。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多聚焦于主题探究、对比研究以及对“他者”文明的向往等角度,小说中大量的声音与听觉描写尚未受到重视。作为后经典叙事学领域的新分支,听觉叙事理论旨在复兴文学批评中的听觉文化研究。文学叙事在本质上是一种诉诸听觉的行为,因此听觉对人类文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随着书写与印刷技术的兴起,视觉文化的盛行导致听觉文化日益衰微。听觉叙事是指叙事作品中与听觉感知相关的表达与书写(傅修延,2021)。倾听模式是该叙事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是指人类倾听外界声音所经历的不同阶段。法国符号学家巴特(RolandBarthes)在文学的听觉叙事中提出的三种倾听模式(因果倾听、语义倾听与还原倾听)与声音理论家沙费(PierreSchaeffer)在声学领域所提出的倾听模式不谋而合。劳伦斯(2016)在《恋爱中的女人》的序言中写道:“任何一个有个性的人都竭力想了解和理解周围所发生的一切,而这种理解方式就是‘言说生命’。”小说《骑马出走的女人》中蕴含丰富的听觉描写,本文从倾听模式出发,探究了该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出走与声音的内在关联。女主人公在听觉感知变迁中唤醒了自我意识,从而展开了一场与自我觉醒有关的“寻音”之旅,她在因果、语义和还原三种倾听模式下,展开了以听觉感知世界的行动,最终以生命之音回应了原始文明的召唤之音。1因果倾听:探寻召唤之音的来源因果倾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