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学员专用资料第1页/共10页第三节安全心理与行为安全心理与行为涉及的安全问题既有人自身方面内容,也有技术、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人行为影响方面的内容。一、人的行为模式人的行为一般表现为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自然属性是从生理学描述人的行为性质及其关系,而社会属性是从心理学和社会学描述人的行为性质及其关系。㈠生理学意义的行为模式20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将人的生理学行为模式归纳为:外部刺激--肌体感受(五感)--大脑判断(分析处理)--行为反应--目标的完成。从因果关系分析,外部刺激同行为反应之间具有如下特点:⑴相同的刺激会引起不同的安全行为;⑵相同的安全行为有可能来自不同的刺激。根据上述人的行为反应模式,可知人为失误主要表现在人感知环境信息方面的差错;信息刺激人脑,人脑处理信息并作出决策的差错;行为差错等方面。⑴感知差错。如信号缺乏足够的诱引效应,无法引起操作者注意;信息呈现时间太短,速度太快,出现认知的滞后效应;操作者对操作对象印象不深而出现判断错觉;由于操作者感觉通道缺陷(如近视、色盲、听力障碍)导致知觉能力缺陷;接受的信息量过大,超过人的感觉通道的限制容量,就会导致信息歪曲和遗漏;环境照明、眩光等情况使人产生一种错觉。⑵判断、决策差错。遗忘和记忆错误,联络、确认不充分,分析推理差错,决策差错。⑶行为差错。习惯动作与作业方法要求不符;由于反射行为而忘记了危险;操作方向和调整差错;工具或作业对象选择错误;疲劳状态下行为差错;异常状态下行为差错,如高空作业、井下作业由于分辨不出方向或方位发生错误行为,低速和超速运转机器易使人麻痹,发生异常时作业人员直接伸手到机器中检查,致使被转轮卷入等。㈡社会学意义的行为模式动机与行为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主要表现在:⑴同一动机可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⑵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⑶合理的动机也可能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二、影响人行为的因素㈠个性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环球网校学员专用资料第2页/共10页⒈性格与安全具有以下性格特征者,一般容易发生事故:⑴攻击型性格妄自尊大,骄傲自满,喜欢冒险、挑衅,与他人闹无原则的纠纷,争强好胜,不易接纳他人的意见。这类人虽然一般技术都比较好,但也很容易出大事故⑵孤僻型性格这种人性情孤僻、固执、心胸狭窄、对人冷漠,其性格多属内向,与同事关系较差⑶冲动型性格性情不稳定,易冲动,情绪起伏波动很大,情绪长时间不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