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画建设LA0QUJIANSHE2023年第10期江西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研究以赣抚平原岗前渡槽工程为例廖艳彬赖青延[摘要]江西赣抚平原岗前渡槽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地方水利建设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时代文化价值内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党的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水利技术和建筑审美价值的体现,成为地方社会经济效益的推力和生态环境效应的借鉴。目前其保护开发存在着文化挖掘不完整、文化功能管理薄弱、文化宣传薄弱、文化管理人才不足、文化保护机制缺乏等问题。加强岗前渡槽工程文化保护与开发,需要坚持完整性保护开发原则,注重文化关联性保护,推进岗前渡槽文化建设,加强水利文化保护管理人才培养,做好总体保护开发规划。[关键词]岗前渡槽工程;文化价值;保护开发;对策思考【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544(2023)10-0059-07[作者简介]廖艳彬,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赖青延,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江西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研究"(YG2020126水利文化,是指人类在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水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水利特点的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引领下,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水利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围绕水利文化的研究逐步兴起并繁盛,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已有研究主要围绕传统水利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2-8]、保护开发策略[9-12]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但对现代水利工程文化的研究则不多见[13-141],对现代渡槽工程文化的研究更是稀少[15]。现代渡槽工程是水利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水利建设的重要成就,蕴含着丰富59的时代文化价值内涵。但目前对该类型水利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却较为薄弱。基此,本文以江西赣抚平原岗前渡槽工程为例,分析了岗前渡槽工程文化的价值内涵及其保护开发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如何进一步促进岗前渡槽工程保护开发的措施,试图为现代渡槽工程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借鉴和启示。一、赣抚平原岗前渡槽工程概况赣抚平原灌区位于江西省中北部的赣江和抚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带,是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排涝、航运、供水、发电、养殖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自兴建后成立了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专门管理机构。岗前渡槽是赣抚平原灌区西总干渠跨清丰山溪排渍道输水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