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莎士比亚研究》格式一、稿件构成1.标题:中英文题目2.摘要:2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内容要求严格对等3.中英文关键词:3一5个4.正文5.参考文献(具体格式见下文)6.附录(如果有)7.基金资助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与编号二、正文格式正文章节结构编排顺序应全书统一,层次分明。一般来说,一级标题用“一、二、三……”标示,二级标题用(—)二)(三)…”标示,三级标题用“..2.3……”标示,四级标题用“(1)(2)(3)…."标示。三级标题以下各层标题不单占行。三、文内引用和文末参考文献格式要求1.注释重要文献引用均须校核,并以最新版本为准。旧时作者的著作或文章结集出版,可依当时的版本。一般文献,遇有表述问题时,亦须校核,不可随意改动。如果作者引用文字有改动(尤其是引用译著文字有改动时),需要说明理由。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注释原则上采用当页脚注带圈字符,每页用阿拉伯数字重新编号的方式;一般不采用书后注及夹注。脚注中引证文献标注项目一般规则:中文文章名、刊物名、书名、报纸名等用书名号标注;英文中,文章名用双引号标注,书名以及刊物名用斜体标注。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字可省略,用冒号替代,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如作者名之323书评书讯与信息第九编后有“著”“编”“编著”“主编”“编译”等词语时,则不加冒号。如作者名前有“转引自”“参见”“见”等词语时,文献与作者之间的冒号也可省略。责任者本人的选集、文集等可省略责任者。注释一律采用基本格式:①吴宓:《吴宓诗话》,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66页。②[美]艾米莉·狄金森:《狄金森诗选》,王柏华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20年,第19页,③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第xx一xx页。2.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般在书稿正文后。其标引次序一般应为:著者(译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年份,版次,页码。对于外文参考文献,其书名和杂志名要用斜体,文章名用正体加双引号。中外文参考文献分别以字母顺序排列,中文在后,外文在前。格式如下:(1)期刊类:作者名(姓前名后,列前三名,后加“等”):文章名,期刊名xxxx年第x期,第xx一xx页,(2)普通图书类:作者名:书名,出版者出版年份。(3)会议论文集:引文作者名:论文名,论文集编者名,会议论文集名,出版地(会址):出版者,出版年份(会议年份)。(4)文献汇编:引文作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