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材料圆园23援090前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桥梁等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对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为满足承受高载荷的需求,通常使用低水胶比和高强度等级混凝土[3],但这也导致混凝土的黏度增大、流动速度减慢,不利于泵送,工作性急剧劣化[4]。聚羧酸系减水剂分子结构设计灵活、调控简便,能够通过调控大单体分子质量、酸醚比等分子结构参数或引入功能化单体等方式,制备功能化聚羧酸系减水剂[5]。向顺成等[6]通过调节酸醚比使聚羧酸减水剂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增大了水泥净浆的流动度。白静静等[7]在传统聚羧酸减水剂分子中引入了硅烷基团,实现了对低水胶比水泥-硅灰体系的高效降黏。钱珊珊等[8]则通过引入疏水基团降低了溶液表面张力,增加了减水剂在水泥颗粒上的吸附量,使浆体分散稳定,流变性能得到改善。Huang等[9]制备了一种具有超支化结构的减水剂。Qian等[10]研究了不同侧链长度和密度对减水剂降黏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短侧链的减水剂有助于增大净浆流动度,并且具有良好的流动度保持能力。本文以低分子质量的丁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通过双氧水和吊白块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室温下制备了一种具有梳型结构的降黏型聚羧酸减水剂(RV-PCE),并将其与市售某进口降黏型减水剂(BSF)的分降黏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郭金波1,张冠华1,刘晓2,孙欣茹2,王思迈2(1.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110111;2.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北京100124)摘要:以聚醚大单体、丙烯酸为主要反应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降黏型聚羧酸减水剂(RV-PCE),并将其与进口的较为先进的市售某降黏型减水剂(BSF)进行对比。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降黏型减水剂溶液的表面张力。通过总有机碳测试了降黏型减水剂对水泥颗粒的吸附行为,并通过净浆流动度、流动度保持和Marsh时间测试了减水剂的降黏性能。结果表明,RV-PCE的分子质量稍低于BSF,具有与BSF相近的分子结构;RV-PCE具有与BSF相近的降黏效果,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关键词:降黏;聚羧酸减水剂;净浆流动度;Marsh时间中图分类号:TU528.0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02X(2023)09-0134-05Synthesisandpropertiesofanovelviscosity-reducingpolycarboxylatesuperplasticizerGUOJinbo1,ZHANGGuanhua1,LIUXiao2,SUNXinr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