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第18期(总第816期)科学咨询·197·学科教学依据学生自身的经历、喜好和知识背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种关系来确定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因此,其内容涉及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活动。把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到生物学课程里,既能解决学生生物课堂教学实践问题,又能解决综合实践课程课时较少的问题,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一、生物学知识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的原则新课程改革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地位。其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学科课程中学习到“系统知识”,获得“生活体验”。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是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中组织学生学习“知识”和“经验”的课程[1]。然而,不管哪种形式的教学,都离不开学习者主体本身。《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到,在课程内容上要优化内容组织形式,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开设各种主题的学习活动,推动初中生物学教学的综合化[2]。初中生物学课程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实践,学生达到此要求需要以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为载体。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展现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生命规律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和终身发展的理念。因此,教师要将生物学知识与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整合,以此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其整合需体现以下原则。(一)设计具有科学性教师将生物学知识与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整合,并保证整合后的主题设计、活动内容是科学的、规范的。初中生物学的核心素养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生活必备品质和能力,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教师在生物学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中,活动开展、主题内容的选择等不能脱离其要求[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操作能力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任务,进行整合后的教学活动必须具有科学性、现实意义以及教育价值。(二)主题选择自主性主题的选择和确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非常重要的环节。课程标准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式可由学生自由选择、确定。生物学涵盖很多有趣、奇妙的生物学知识。这些可以作为学生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内容选择,既可以是书本知识的继续探究,也可以是生活中出现的生物学相关问题的探究。在整合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而非替代学生活动,可以指导学生从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