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锚定“五个有”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跑”尹旭1,程时雨2,唐清根3(1.江西省赣州市农业农村局,赣州341000;2.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崇义341300;3.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远342100)摘要:近年来,赣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重要论述及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结合当地实际,创新锚定“五个有”,即推进模式有焦点、项目监管有重点、建后管护有特点、设施保险有亮点、旱地开发有热点,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五个有”;江西省赣州市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赣江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重要论述及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国之大者”,做到“两个维护”,扛稳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做到“五个有”,即推进模式有焦点、项目监管有重点、建后管护有特点、设施保险有亮点、旱地开发有热点,创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6.8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7.63%、水田面积的86.61%。1推进模式有焦点赣州市大部地处丘陵山区,根据国土“三调”数据,全市耕地面积549.9万亩(水田面积492.87万亩),总体呈现“总量多、人均少,梯田多、平地少,细碎多、连片少”的特点(坡度小于2度的耕地仅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4.98%)。经过多年项目建设,基础条件好、相对集中连片的农田和地势平坦、容易建设的地块已基本实施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剩下可新建的田块大多为偏远、零碎、立地条件差的梯田、高排田、山坑田和冷浸田,立地条件差。面对困难,赣州市分类施策、因地推进。一是摸清底数,进一步加强与自然资源、水利、林业等部门对接沟通,认真比对现有图斑,结合历年上图入库工作成果,摸清家底。二是应建尽建,按照“已规模流转的优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优先、水源保障优先、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先、群众积极性高优先”的原则,由易到难,整乡整村推进项目建设。2项目监管有重点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