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6期总第104期疾病防控91基层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建议段锐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德宏678400)摘要:基层兽医实验室作为动物疫病诊断、疫情监测、免疫效果评估、疫病防控和净化的技术性支撑平台,在各个环节均面临着较高的风险。本文分析了当前基层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管理对策,以期为科学管理的生物安全提供参考。关键词:基层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作者简介:段锐锐(1991—),女,拉祜族,云南澜沧人,硕士研究生,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检测与动物疫病防控。兽医实验室通过持续有效的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了质量目标和生物安全目标。当前,基层兽医实验室普遍存在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的现象,面临较大的生物安全风险,亟须进一步提高生物安全管理水平。1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作用实验室生物安全是在从事病原微生物试验活动的实验室中避免病原微生物对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的伤害,为保证试验研究的科学性还要保护试验因子免受污染[1]。2基层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2.1实验室布局不合理一方面,实验室整体布局不合理,大部分基层兽医实验室均是由办公楼改造,地处居民区,且与办公区交叉,无物理屏障或屏障设置不合理,实验室的相对独立性未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功能室布局不合理,如将接样室与解剖室合并,将物资储备室和档案室设在实验室内,将冰箱、冰柜等设备与高压灭菌设备放置在同一功能室内,核酸提取室与PCR室未完全隔离等。2.2未建立完整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国家根据实验室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2]。目前,大部分基层兽医实验室属于一级或二级,施行考核管理和备案制管理,考核细则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而一些备案部门未对体系文件进行符合性审查,仅需提供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目录[3]。一些基层实验室在未充分认识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重要性的情况下,照搬照抄其他实验室体系文件或直接从网络下载不符合本级实验室的资料建立体系,导致文件内容缺乏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一些实验室存有应付考核的心理建立体系,未严格运用落实,流于形式。还有一些实验室则是在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上增补生物安全相关要求编制的,安全要素涵盖不全,符合性差,程序文件实施性差,管理无系统性。还有少数实验室仅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