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6期总第104期疾病防控75非洲猪瘟的日常排查及防控策略韦林忠1杨胜淇2(1.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河池547014;2.河池市金城江区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中心,广西河池547000)摘要: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威胁生猪生产的传染病,对全球猪肉供应链构成重大风险。文章详细介绍了非洲猪瘟识别、初步监测、实验室检测及确诊工作的具体措施,讨论了生物安全措施、疫情应急机制的制定与执行。通过全面分析,旨在为养殖从业者提供有效的非洲猪瘟管理策略,减少该病带来的潜在损失。关键词:非洲猪瘟;日常排查;生物安全作者简介:韦林忠(1983—),男,壮族,广西河池人,大专,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防疫、疾病诊疗。非洲猪瘟作为一种高度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不仅导致猪只大规模死亡,还严重影响了全球猪肉产业的经济安全。随着全球化贸易的加深,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逐渐加快,传播范围日益扩大,对养殖企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有效的日常排查和防控策略对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传播至关重要,因此,本文深入探讨了系统的监测方法、确诊流程、防控措施,旨在为养殖业提供一个科学、实用的防疫提供参考。1非洲猪瘟的日常排查1.1非洲猪瘟的识别与初步监测非洲猪瘟有效防控的首要步骤为其识别与初步监测,准确快速地识别疫情对控制疾病扩散至关重要[1]。识别工作应侧重于猪只的临床症状观察,如高热、食欲减退、皮肤出血等典型表现。此外,对于非典型症状的猪只,如呼吸困难、腹泻等也应予以关注,因这些可能是疾病早期的征兆。初步监测应依赖于定期的体温监测和行为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同时,定期采集血液、组织或排泄物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2]。监测数据应纳入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对疫情动态进行实时跟踪,并且保证信息的透明共享。初步监测不仅涉及疑似病例的及时发现,还应包括猪群健康状况的常规评估,为疾病预防提供数据支持。严格的识别与初步监测流程可以在非洲猪瘟入侵初期作出反应,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从而保护养殖业免受严重损失。1.2实验室检测及确诊实验室检测及确诊是非洲猪瘟日常排查策略中的关键环节,其目标在于通过科学方法验证临床症状观察所得的初步判断。首先,标准化的样本采集程序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包括采集时间、采集方法及保存条件的严格规定。针对非洲猪瘟病毒,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这两种方法分别通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