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7期总第105期疾病防控75畜牧养殖中常见动物疾病的预防控制研究梁义常(上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南宁530500)摘要:畜牧业自古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畜牧养殖中出现的动物疾病越来越多。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畜牧养殖中口蹄疫、禽流感、猪瘟等常见的动物疾病,并对其预防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关键词: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作者简介:梁义常(1995—),男,壮族,广西上林人,本科,初级水产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动物疫病防控)。常见的动物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健康风险。口蹄疫、禽流感和猪瘟等疾病广泛存在,对畜禽健康和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这些疾病的暴发往往导致大规模动物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疫情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为病原体可能通过接触动物或食用受感染的产品传播给人类。因此,应深入研究畜牧养殖中常见动物疾病的预防控制策略,对保障畜禽健康、减少经济损失、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畜牧养殖中常见动物疾病类型1.1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反刍动物,如牛、羊、猪等。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动物、空气传播、污染的饲料、水源以及污染的工具和设备等途径传播。口蹄疫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14d出现,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感染口蹄疫后,动物会出现体温升高症状,发热可持续数天。其次,动物口腔内会出现溃疡,包括舌头、口唇、牙龈和颊黏膜等处。这些溃疡可能导致动物进食困难、流口水、呕吐等问题。再次,感染口蹄疫的动物往往会出现蹄部溃烂的症状。蹄壳、蹄间皮肤和蹄底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溃烂、出血和坏死等变化。这使动物行走困难,并可能引起蹄痛。最后,口蹄疫感染后,动物将出现食欲不振和消化功能下降的情况,导致体重减轻。此外,感染口蹄疫的乳牛可能会出现乳汁减少的情况,影响生产性能[1]。1.2禽流感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主要感染家禽,如鸡、鸭、火鸡等。禽流感病毒可分为不同亚型,其中H5和H7亚型病毒对人类有潜在的致病风险。该疾病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3d出现,感染禽流感后,家禽会出现咳嗽、打喷嚏、流涕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表明呼吸道受到感染和炎症的影响。同时,家禽感染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