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许多学校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知识教育方面,多种活动课程都被学科课程所取代,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以分数考核为主。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也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要考得优秀,即使是子女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很少让他们上手。这些现象说明责任担当教育的重要意义还未得到足够重视。在此背景下,泉州市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针对当前小学生的作业布置、校外培训、责任担当素养等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结果的分析,笔者所在课题组发现许多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不懂得主动承担责任,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依据调查结果,课题组与校领导层开展多轨并行的举措,以提升小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一、构建“融通育责”的课程体系教育以立德为先,学校注重打造“五心担责”德育课程,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心、对父母的孝心、对社会的爱心、对自然的关心、对祖国的忠心。学校将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环境塑造、有关责任担当的历史故事和经典诗文等因素融合在一起,不断打造一个整体的融通育责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学校骨干教师编写的《责任教育》《书韵载道》《经典诵读》等校本课程,还有依托校本教材而开发的责任担当综合实践活动。这些课程深化了责任教育的内涵,拓展了责任教育的外延。通过课程和活动,学生持续地参与到校园的文化建设和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从而不断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领导才能。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情感、动手能力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学生由低到高依次学会对自己负责,学会求知,学会强健体魄;学会对家人负责,学会理解,学会尊重;学会对他人负责,学会关心,学会帮助;学会对集体负责,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对自然负责,学会保护,学会开发;学会对社会负责,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学会对国家负责,学会奉献,学会担当。同时,学校还引导学生将课程实践中的感悟提炼成文字,从而参与到校本课程的编写和修订中,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行动能力,也极大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践行责任意识。二、打造“启智润责”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建构是基础,学校将课程有效地实施,方可取得实效。学校号召教师将课程体系与各学科的具体教学相融合,围绕“学科文化+核心问题+学习单+跨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五个要素有机结合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不断打造“启智润责”课堂,实现学生启智和润责同步进行。各科教师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