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域下超大城市社区健康精细化治理研究文/Article>顾心怡摘要:健康问题是我国居民通往美好生活道路上的纤脚石。社区是社会的构成单位,社区健康治理是社会健康治理方式变革的关键一环。研究超大城市社区发现,当前我国超大社区健康治理存在社区样态多样化、社区治理主体缺失、信息技术应用不够普及等问题,文章结合社区健康治理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价值逻辑等逻辑基点,提出了社区健康精细化治理的推进路线:对不同社区样态进行精细化治理,建设基于主动健康观念的支持环境,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提升社区健康精细化治理水平。关键词:超大城市;社区健康治理;精细化65健康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也是幸福生活的基础。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源流和支点,在“国家一社会一群众”的关系体系中,社区承担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地位十分重要。将健康治理落实到个人所在的社区,实现精细化的健康治理,能保证深入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然而,当前关于社区健康治理的研究大都是就社区论社区,针对某个特定社区进行研究,很少关注不同社区之间由于管理水平、人口结构、关系网络差异而导致的健康资源和健康需求的差异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社区出现了多样化的社区样态。其中,超大城市的社区样态较丰富。文章旨在对超大城市社区健康治理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社区类型的健康治理现状,以主动健康为价值导向,推动超大城市社区健康治理的差异化和精细化。以期通过优化有限的健康资源配置,提高超大城市社区健康治理效率,并引导社区居民实现健康的生活。1社区健康治理的逻辑基点基于历史、现实和价值三个层面梳理社区健康治理的逻辑基点,有利于全面理解和把握社区健康治理及社区治理的时代趋势、现实意义和价值追求。1.1历史逻辑:探索符合新时代社区治理模式的健康治理之路我国社区治理之路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与社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社会特点密不可分。可将社区治理体制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元管控,一核多元管理,共同体社区治理体制。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治理的转变是社区治理转型的创新成果,也是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需求。相较于传统的社会管理,从主体层面看,社会治理的治理主体更多元化;从客体层面看,随着单位体制解体,社会治理的内容和任务相对社会管理更繁杂。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根本立足点,随着单位体制改革,“单位人”变“社会人”,社区承载了大量从政府和单位中剥离出来的职能,如社会管理、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