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Museology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总督楼)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龙山路26号。总督楼始建于1905年,落成于1907年,最初作为德国在青岛的最高长官—总督的官邸。1999年,总督楼作为建筑遗址类博物馆对外开放,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2月被公布为中国国家二级博物馆。总督楼建筑分为4层,建筑面积约4083平方米。这座受青年风格派影响、以新罗马风格为基础的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1遗址类展览面临的挑战1.1体量的制约遗址类博物馆临展的展示体量受建筑本身物理空间的制约。艺术建筑在建造之初,有明确的使用功能定位,虽然能满足建筑最初功能定位的区域划分,但是很难满足建筑在当今作为博物馆的功能要求。与目前新建的博物馆相比,总督楼缺少可以用于临展的相对独立且有一定面积能布置成体系展板与展柜的物理空间。为了让观众最直观、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建筑昔日的面貌,遗址类博物馆通常采取复原建筑当初陈列的方式来展示其内部情况,还原建筑原本物品摆放的陈列方式,只能满足于展示内容相关、体量适合的临展,临展的连续性和流线设计通常会受常设展览的制约。这种原始空间体量上的制约,影响着临展的展示面积与展览流线,决定着展览内容的篇幅与最终呈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展览的开展与效果提升。1.2观众的理解文化的弘扬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推动,开展建筑遗址相关内容的临展是弘扬建筑文化的直接手段之一。观众通过参观展览进而理解建筑遗址文化,这也是开展临展工作的重要目的。不同建筑遗址的产生有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建筑本身也有其特殊的政治与艺术追求。在观众参观建筑遗址类博物馆的过程中,需要临展有效地对相关文化内容做灵活补充,以促使观众加深对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临展的持续时间不长,受展览经费与展示形式的限制,规模也相对较小。在短时间、小规模等的前提下,临展采取何种方式面向观众弘扬建筑遗址文化内涵,对建筑文化是否能被观众理解起着重要作用。1.3深度与趣味观众进入建筑遗址博物馆参观,多抱着学习知识的目的,通过参观展览,近距离感受建筑艺术,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与美学知识。随着观众整体素养的不【作者简介】孙超然,男,本科,助理工艺美术师,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展览设计。建筑遗址类博物馆的建筑遗址类临展初探—以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为例摘要:建筑遗址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历史文化遗产的范畴,蕴含着丰富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