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22期总第110期疾病防控73鸡病毒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与防治措施王彩霞(广西靖西市龙临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广西百色533816)摘要:病毒性关节炎是现代家禽养殖业中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类疾病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一旦发生将会使养殖场的死亡率显著升高,降低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不利于提高养殖效益和养殖质量。为更好地提高家禽养殖效益和养殖水平,就需要养殖管理人员将关注重点放在病毒性关节炎等传染性疾病的针对性防范方面,要加强对防治工作经验的有效总结,认真探讨导致该种疾病发生的原因,并注重做好疾病的科学诊断和预防,确保早发现、早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本文探讨了病毒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并提出了相应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希望对更好地降低该病的发生率有一定借鉴和帮助。关键词:鸡病毒性关节炎;流行特点;诊断;防治措施作者简介:王彩霞(1983—),女,壮族,广西那坡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医学。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类病毒主要会侵害肌的足部关节,导致关节出现肿胀,腱鞘出现炎症病变,临床上患病鸡表现为行动异常,采食困难生长发育迟缓。尽管该类疾病造成的整体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发生流行之后会严重影响到鸡群的正常采食和正常生长,甚至会导致鸡群停止生长发育,使得养殖场的淘汰率显著升高,养殖户会面临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在鸡养殖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需要提高病毒性关节炎防治的重视程度,明确导致该种疾病发生的常见原因,并提升疾病的诊断效率,做到早发现紧急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1流行病学1.1病原学鸡病毒性关节炎由呼肠孤病毒引起,该种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的成员,是一种RNA病毒。呼肠孤病毒通常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双层外壳,内核含有双链RNA,病毒粒子大小约为70~150nm。呼肠孤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在多种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对氯仿、乙醚、DNA代谢抑制剂、耐酸(pH值3.0)和胰蛋白酶等理化因子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室温条件下,过氧化氢作用1h不能使其失活。呼肠孤病毒对紫外线、高温和一些消毒剂敏感,但在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具有一定的抗逆性。1.2流行特点临床上感染了呼肠孤病毒的鸡是主要的传染源,患病鸡携带的病毒可以通过粪便、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眼分泌物等排出,养殖场中的很多昆虫如蚊子和苍蝇也可能成为传播病毒的媒介。健康鸡与染病鸡直接接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