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3期总第101期疾病防控31高热性猪病的诊疗及预防策略研究苏艳玲(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阜新123000)摘要:高热性猪病是猪养殖中比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猪只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给养猪业带来威胁,基于此,诊疗高热性猪病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成为值得探究的课题,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畜牧业发展,降低养殖户受损的风险。关键词:高热性猪病;诊疗;预防作者简介:苏艳玲(1972—),女,蒙古族,辽宁阜新人,兽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高热性猪病是猪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猪患上高热性疾病后,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不仅会引发其他疾病,还会威胁到猪只的生长状况,并降低养殖户的收益。因此,做好高热性猪病的诊疗,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养殖户收益,是猪养殖的重要工作。1高热性猪病常见类型高热性猪病是猪呈现突发高热的现象,整个发病过程在1~2周之间,患有高热病的猪只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低下且皮肤泛红,一些病猪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流鼻涕、咳嗽等现象。一般来讲,高热性猪病常见类型主要有垂危型、便秘型、消化不良型以及生长受阻型。其中垂危型指的是猪只在遭受病原微生物侵袭以后,养殖户也对其进行了必要的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从而导致病情逐渐恶化。患有便秘型的病猪在后期时,体温有所下降,有些病猪的体温会恢复到正常范围,多在40℃左右,精神状态也与健康猪无异,但食欲却较差,即便进食,也以非食物的杂物为主[1]。消化不良型的病猪主要表现为高热后发热症状基本消失,但食欲欠佳。生长受阻型的病猪多发生于幼猪,生长速度明显受到抑制,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2高热性猪病产生原因2.1环境因素高热性猪病的产生与猪只的生活环境有直接关系,若处于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如污染的饮水、不洁的饲料、高温多湿等,会导致猪只免疫力下降,从而易患某些高热性猪病。长期生活在较差的环境中,还会受到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从而增加高热性猪病的患病几率。而这多与养殖户缺乏良好的圈舍卫生意识、轻视猪舍消毒有关,从而导致各种病源长期残留在猪舍中,增加了高热性猪病的传播几率[2]。2.2用药因素在养猪的过程中,一些养殖户凭借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给猪用药时,有时会刻意加大或减少药品的使用剂量,这不仅会导致病猪难以彻底治愈,还可能因治疗不彻底而导致病情反复的情况。同时,在用药的过程中不了解药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多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