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第44卷第9期2023年9月中南农业科技South-Central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Vol.44No.9Sep.,2023刘军仿,黎庆容,钟鸣.江汉平原富硒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以天门市为例[J].中南农业科技,2023,44(9):173-177.江汉平原是中国农业生产重点区域,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西起枝江市、东止武汉市、北至钟祥市、南望洞庭湖滨,是长江中上游最大的冲积平原。2014—2016年,按照1∶50000的比例,“金土地”工程调查了超过8000km2的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江汉平原土壤平均含硒量约0.30mg/kg,调查的40.93万km2耕地中,低硒土壤区为1.11万km2,占比2.71%;中硒土壤区为33.72万km2,占比82.38%;富硒土壤区为6.08万km2,占比14.85%,硒过剩土壤区为0.02万km2,占比0.04%,江汉平原土壤富硒优势,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1]。面向“十四五”,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以四化同步发展为目标,是江汉平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是加快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功能农业,推进富硒产业健康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硒资源禀赋和富硒产业发展现状,湖北省将实施“一都一乡一心多点”的区域发展战略,即发展壮大恩施州“世界硒都”和江汉平原“富硒鱼米之乡”两大富硒产业集群[2]。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天门市着力于提炼当地富硒农产品的独特价值,确立了“中国平原生态富硒品牌”,在传播上利用名人“陆羽”建立品牌认知度,通过讲述天门的生态山水,把健康养生与硒相关联,在定位上把健康养生作为硒品牌的核心利益点。同时,把“中国平原养生第一硒都”作为天门市“硒+三产融合”发展的远景目标[3]。本研究结合天门市富硒资源开发情况,针对性指出硒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探明路径提出对策,以期为天门市在十四五期间结合域内丰富的富硒资源,形成富硒地区“品牌赋能+三产融合”的价值实现机制提供参考。1天门市的富硒土壤情况湖北省地质矿产局地质调查院“金土地”第一、二期工程从2010年到2015年,对天门市农业土壤富硒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共取样2000个,工作面积达812.56hm2。2016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共获取天门市土壤分析数据641个。1.1“金土地”工程第一期调查结果评价区内耕地总面积达392.00hm2,按照土壤Se含量0.35、0.38、0.40mg/kg3个临界值将评价区分为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