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艺谭24祁剧现有表演行当分为七行:生角、小生、正旦、小旦、老旦、花脸、丑角。其中,花脸是一个剧种特色显著的行当。祁剧花脸的传统艺术表现方法,多有迈大步、跳马门(角色进场时的一小跳)、动脸、转眼、喑呜叱咤,保留着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中记载的“叫、跳”遗风,极具粗犷、山野、火辣的艺术风格。据前辈艺人总结,祁剧花脸戏的艺术表现方法,在做派上有近十种。按穿着,可分为蟒袍戏(又称袍带戏)、靠马戏、水衣戏(同为一类的还有袍子戏)、中军戏、赤膊戏等;按表演技法,可分为讲口戏、唱功戏、身法戏、风趣戏等。可以看出,祁剧花脸戏首重蟒袍戏,并有文蟒和武蟒之别。文蟒戏扮演文官,表演上注重位份和讲唱,主要的舞台形象如《雁门提潘》的潘洪、《拷打吉平》的曹操,以及所有包公戏的包公,本文论及的《秦府抵命》的秦灿,亦属文蟒扮演对象;武蟒戏扮演武将,有大幅度的挥袖、甩袖、扬袖、动脸、滚眼等动作,如《司马洗宫》的司马师、《分疆土》的陈友谅等。《秦府抵命》是整本戏《宝莲灯》中一折,紧接在《二堂舍子》关目之后。剧情是:退职太师秦灿,宠溺儿子官保,官保在学馆仗势欺人,被刘彦昌长子沉香失手打死,秦灿威逼刘彦昌带子抵命。沉香匿逃,彦昌忍痛带次子秋哥去秦府抵命,秦灿狠下毒手,打死秋哥。这是一出文蟒花脸的重头戏,以形体动作表演为主,讲究位份和气势,用以表现秦灿在儿子被人打死特定境遇下的专横、跋扈、狠毒诸性格。更是一出祁剧艺术表现特色十分突出、个性浓郁鲜明,与其他剧种艺术表现迥然有别的花脸戏。祁剧《秦府抵命》的舞台艺术表现方法,渊源有自,艺术流派鲜明。从“花脸王”尹庆香开始,就注重讲唱、戏威、位份、动脸、滚睛,善用吊眼,一双黑眼珠好似吊出眼眶外一样。他传徒唐三雄,唐传徒邓汉葵,邓不仅擅长演出靠马戏,蟒袍戏尤其见有功夫,动作粗犷、大方、干净,富于山野气息;戏威显赫,摇头摆尾酷似雄狮,观众讶异;动袖较高,多用过头袖,台步刚劲有力。邓之学徒刘浯德,更将演出《秦府抵命》的表现手法继往开来,综合吸纳,融会贯通,发展到极致。他学师父邓汉葵的脸风、台步、戏威至酷似程度;参师夏福洪,学其袖子功和细节处理;学肖品龙师傅的细腻心理刻画和节奏,综合各派优长,形成刻画秦灿一角鲜明个性的独特艺术表现方法。主要标志是在三个方面。祁剧花脸表演艺术小析■官国新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摘要〕在祁剧的七行角色表演体制中,花脸是剧种特色显著的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