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4No.5课题与实验引言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教育部2022)。课程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学科德育是落实课程育人的一种重要手段。学科德育是“中小学生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自我感悟或在教师的引导下领悟,并逐步内化生成的具有学科特征的道德与品质”(黄友初、尚宇飞2021)。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肩负着课程育人的职责和使命。《课程标准》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2022)。因此,充分发挥英语学科德育价值有助于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在立德树人任务指引下,教师如何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学科德育成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一、初中英语教学中立德树人现状及原因然而,目前的英语课堂并未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教师发展和课堂教学等方面均存在问题。首先,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初中英语教学出现了“育分”而不“育人”的现象。这种现象部分源自学校对立德树人不够重视,仍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的主要标准,平面和单一化的分数结果难以直观地体现教师在德育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相应地,学校受教育经费不足和教育资源缺乏等因素影响,德育培训不足(吴丹银2019),未充分落实学科德育,也未从教师视角转移到学生视角(李习中、杨红梅2015),缺乏“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校本模式(檀传宝2012)。其次,英语教师的德育素养有待提升。很多英语教师教育理念落后,德育意识不足,尤其对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不够重视,同时认为德育是班主任或德育教师的任务,对英语学科德育的价值和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实践德育的能力也不足,尤其是挖掘教材中德育内容的能力不足(吴丹银2019)。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和实施容易陷入表面化和公式化地提升主题思想和“灌输”道理的误区,未能提供足够的“支架”,难以引导学生探究和生成德育意义。少数教师虽然有学科德育的意识和行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