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院韩焕忠(1970-),男,山东曹县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收稿日期院2023-05-11焦竑对儒家四书的佛学解读韩焕忠苏州大学哲学系,江苏苏州215123摘要:焦竑将佛教的经典视为孔孟的义疏,对儒家四书展开了佛学化的解读。他对程朱理学家的排佛言论给与了强烈的批驳。他以参禅的方式解释《论语》,运用了佛教的经典和义理诠释《中庸》和《孟子》。焦竑对儒家四书的佛学解读,打破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壁垒,给人类的思维活动开辟了一个无比广阔的精神空间。关键词:焦竑;四书;佛学解读中图分类号:B82-33;B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734(2023)04-0032-04作为晚明时期的儒家学者和佛教居士,焦竑对儒道佛三家都非常精通。在他看来,“释氏诸经,即孔孟之义疏淤。”这一奇特的儒佛关系论在他对《论语》《中庸》以及《孟子》的理解中体现得非常充分。焦竑(1540-1620),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先谥文端,后改文宪。焦竑自幼聪慧,读书勤奋,十六岁应童子试,获第一,入应天府学。焦竑二十四岁举应天府乡试,但直至万历十七年(1589)他五十初度,才以会试第三廷试一甲一名大魁天下,授翰林院修撰,二十二年(1594)受命与修国史,出任东宫讲官。万历二十五年(1597),焦竑被钦点为顺天府乡试副主考,因蒙受谗言,被贬为福建福宁州同知,次年考评,受“镌秩”处分,遂辞官,隐居于金陵,以著述讲学为务,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无疾而终。焦竑著作传世者有《澹园集》《老子翼》《庄子翼》《易荃》《焦氏笔乘》《类林》《玉堂丛话》《国朝献征录》《国史经籍志》《俗书刊误》等,可谓著作等身,对研究明代思想史、文化史、学术史、文学史、政治史,都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于。黄宗羲将其列入泰州王学盂,论者谓其有“对公安派骅骝开道之功”榆,“上承心学之绪,下启实学之端,诚为明清间风气转换之嚆矢”虞。其学术地位之重要,于此可见一斑。焦竑对佛教非常欣赏,故而对理学家的排佛论颇为不满,时有反驳之言。其所著《读论语》《读中庸》《读孟子》等,被收录在《焦氏笔乘续集》中,堪称以佛教义理疏释儒家经典的杰作,为人们研究儒佛两种异质思想的融通提供了文本上的便利。一尧对排佛论的强烈批驳焦竑虽然笃信佛教,但作为由科举高第而步入仕途的士大夫,其儒家的立场也同样牢不可破。因此,在面对俗儒的攻讦和责难时,他对程朱理学家的排佛言论给与了强烈的批驳。焦竑将佛教经典视为对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