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咨询:环球网校学员专用学员专用请勿外泄第三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本节知识点】【知识点】生产要素供给分析及劳动供给原则【知识点】劳动、土地、资本供给曲线【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生产要素供给分析及劳动供给原则一、生产要素供给的分析经济学分析的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要素的所有者既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当要素供给者局限在消费者时,要素供给问题就有一个基本特点,即要素数量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如,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可利用。所以,消费者要将全部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二、劳动的供给原则劳动的供给和时间的保留自用实际是每个人都必须在工作和闲暇之间作出某种组合的选择:既可以选择较多的工作以增加货币收入,也可以选择较多的闲暇以增加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闲暇是指时间的非市场性质的使用,不仅包括吃饭、睡觉、娱乐等,也包括所有的家务劳动。经济学认为劳动的供给和闲暇对于消费者都具有效用和边际效用。1.劳动的效用与边际效用(1)劳动的效用:劳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收入,劳动的效用实际上是收入的效用。(2)劳动的边际效用: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效用。劳动的边际效用=劳动的边际收入×收入的边际效用2.闲暇可以带来直接效用也可以带来间接效用假设闲暇的效用是直接的,则闲暇的边际效用就是增加一单位闲暇时间所增加的效用。3.劳动的供给原则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其条件: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知识点】劳动、土地、资本供给曲线一、劳动的供给曲线WW3W2W1OL(投入劳动的时间)L1L3L2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2课程咨询:环球网校学员专用学员专用请勿外泄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效用名称具体内容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用劳动替代闲暇,劳动供给增加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更加富有而追求闲暇,减少劳动供给二者的关系(1)当工资低而收入少时,工资上升,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劳动供给增加(2)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相对比较富有,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减少综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二、土地与资本供给曲线1.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因为土地的数量一般不变)W(土地的收入)OQ(土地的供给数量)2.资本的供给曲线在短期内是垂直线,长期来看是一条后弯曲线。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