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411032路基地面排水设置与施工要求路基地面排水设置与施工要求一、边沟一、边沟1.设置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设置边沟。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置不渗水的边沟。为了防止边沟漫溢或冲刷,在平原区和重丘山岭区,边沟应分段设置出水口,多雨地区梯形边沟每段长度不宜超过300m,三角形边沟不宜超过200m。1)形式:梯形、矩形、三角形、流线型。2)尺寸:一般底、高为0.4~0.6m,特殊时局部加大尺寸。边沟出水口施工:边沟水流流向桥涵进水口时:见图或根据地形,在进口前设跌水或急流槽,将水流引入涵洞。二、截水沟二、截水沟d>5m,地质不良地段可取>10m或更大,截水沟下侧可堆置挖沟土方,且顶部设倾向沟内的2%的土台。截水沟与坡脚之间,要有不小于2m间距,并做成倾向沟内的2%的横坡。2.施工要求截水沟长度超过500m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截水沟必须有牢靠的出水口,必要时须设置排水沟、跌水或急流槽。三、排水沟三、排水沟排水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2.排水沟的出水口应设置跌水或急流槽,水流应引出路基或引入排水系统。四、急流槽四、急流槽1.基础应嵌入稳固的基面内,底面应按设计要求砌筑抗滑平台或凸榫。3.急流槽应分节砌筑,分节长度宜为5~10m,接头处应采用防水材料填缝。混凝土预制块急流槽,分节长度宜为2.5~5.0m,接头应采用榫接。4.急流槽进水口的喇叭形水簸箕应与排水设施衔接平顺,汇集路面水流的水簸箕底口不得高于接口的路肩表面。五、跌水五、跌水2.无消力池的跌水,其台阶高度应小于600mm,每个台阶高度与长度之比应与原地面坡度相协调。3.消力池的基底应采取防渗措施。六、蒸发池六、蒸发池2.底面与侧面应采取防渗措施。3.池底宜设0.5%的横坡,入口处应与排水沟平顺连接。4.蒸发池应远离村镇等人口密集区,四周应采用隔离栅进行围护,高度应不低于1.8m,并设置警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