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418010水闸施工技术水闸施工技术1F418011水闸的分类及组成水闸的分类及组成一、常用水闸的分类一、常用水闸的分类水闸是一种利用闸门挡水和控制泄水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多建于河道、渠系及水库、湖泊岸边。1.按水闸承担的任务分类如下:2.按闸室结构形式可分为开敞式、胸墙式及涵洞式等。(1)开敞式:过闸水流表面不受阻挡,泄流能力大。(2)胸墙式:闸门上方设有胸墙,可以减少挡水时闸门上的力,增加挡水变幅。(3)涵洞式:闸门前为有压或无压洞身,洞顶有填土覆盖。多用于小型水闸。二、水闸的组成二、水闸的组成水闸主要包括上游连接段、闸室和下游连接段三部分。如下图所示。水闸的组成部分1-上游防冲槽;2-上游护底;3-铺盖;4-底板;5-护坦(消力池);6-海漫;7-下游防冲槽;8-闸墩;9-闸门;10-胸墙;11-交通桥;12-工作桥;13-启闭机;14-上游护坡;15-上游翼墙;16-边墩;17-下游翼墙;18-下游护坡1.上游连接段上游连接段用以引导水流平顺地进入闸室,保护两岸及河床免遭冲刷,并与闸室等共同构成防渗地下轮廓,确保在渗流作用下两岸和闸基的抗渗稳定性。一般包括上游翼墙、铺盖、上游防冲槽和两岸的护坡等。2.闸室闸室是水闸的主体部分,其作用是:控制水位和流量,兼有防渗防冲作用。3.下游连接段下游连接段用以消除过闸水流的剩余能量,引导出闸水流均匀扩散,调整流速分布和减缓流速,防止水流出闸后对下游的冲刷。一般包括消力池、护坦、海漫、下游防冲槽以及下游翼墙和两岸的护坡等。1F418012水闸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水闸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一、水闸混凝土施工一、水闸混凝土施工水闸主体结构施工主要包括闸身上部结构以及闸底板、闸墩、止水设施和门槽等方面的施工内容,其中混凝土工程是水闸施工中的主要环节。1.水闸混凝土施工原则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掌握以闸室为中心,按照“先深后浅、先重后轻、先高后矮、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1)先深后浅。(2)先重后轻。(3)先高后矮。(4)先主后次。2.平底板施工水闸底板有平底板与反拱底板两种,平底板为常用底板。平底板的施工总是底板先于墩墙,而反拱底板的施工一般是先浇墩墙,预留联结钢筋,待沉降稳定后再浇反拱底板。水闸平底板的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逐层浇筑法。但当底板厚度不大,拌合站的生产能力受到限制时,亦可采用台阶浇筑法。平底板混凝土的浇筑,一般先浇上、下游齿墙,然后再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当底板混凝土方量较大,且底板顺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