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415000铁路隧道工程铁路隧道工程1C415010铁路隧道开挖(预报、开挖、出渣、监测、不良地质)1C415020铁路隧道支护(类型、方法、安全步距)1C415030铁路隧道防排水(结构、施工)1C415040铁路隧道衬砌(初衬、二衬)1C415050铁路隧道施工辅助作业要求(供电、供水、通风、防尘、辅助导坑)1C415010铁路隧道开挖考点一:隧道围岩分级和超前地质预报考点二:隧道开挖方法考点三:隧道出渣方法考点四:围岩监控量测考点五:不良地质隧道类型及特殊要求1C415020铁路隧道支护1C415030铁路隧道防排水1C415040铁路隧道衬砌1C415050铁路隧道施工辅助作业要求【例2014年-真题】(四)背景资料某双线铁路隧道DK38+100~DK38+400段。地质以中风化粉砂岩为主,设计围岩级别为V级,该段开挖设计为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初期支护采用钢架锚喷支护,钢架设计间距为80cm项目经理部采用台阶法开挖,钢架施工流程如图5所示。某日,距掌子面30m处初期支护发生扭曲变形,拱部初期支护混凝土出现开裂、掉块;现场施工情况如图6和图7所示。【问题】1,根据背景资料,对隧道洞身开挖作业进行主要危险源辨识,指出其内容。2,指出图5中A、B、C和D代表的施工工序。3,根据图6和图7开挖作业安排,从施工安全角度,指出该开挖作业可能导致的直接后果,并说明理由。4,针对图6的施工步距,从施工安全角度,指出其错误之处,并说明原因。5,为防止初期支护变形加剧,应对初期支护采取哪些主要补强措施?【答案】1,危险源辨识内容包括:(1)开挖方法选择不当;(2)开挖循环进尺过大;(3)支护不及时;(4)找顶不彻底;(5)开挖作业台架防护措施不到位;(6)爆破作业时无安全防护;(7)爆破作业违章操作。2,A、B、C和D代表的施工工序为:A:初喷混凝土;B:清除拱(柱)脚底浮(虚)渣;C:焊接锚杆固定;D:打锁脚锚杆。3,该开挖作业可能导致的直接后果及理由:(1)掌子面易发生坍塌或变形。理由:Ⅴ级围岩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能超过1榀钢架间距;Ⅳ级围岩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能超过2榀钢架间距(2)仰拱开挖处易发生坍塌或变形。理由:V级围岩仰拱开挖每循环进尺不能超过3m4,错误:(1)仰拱施工位置距掌子面过长,达52m。(2)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过长,达110m原因:(1)V级围岩仰拱封闭位置距掌子面的距离不得大于35m;(2)V级围岩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不得大于70m。5,主要补强措施:(1)补打锚杆;(2)加设钢架;(3)补喷混凝土;(4)必要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