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四:沉井基础施工方法考核等级考核频次考核分数低频D级1/102分优点:本身刚度大,有较大的横向抗力,抗震性能可靠;所需机具设备简单,施工简便,当一座桥有大量基础时,可全面开工,缩短工期,有利于在大、中桥中使用。一、沉井施工前的准备沉井施工前应对洪汛、凌汛、潮沙、河床冲刷、通航、漂流物和泥石流等情况作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沉井下沉前应对影响范围内的堤防、建筑物等制定防护和环保措施。下沉过程中应进行监测。沉井基础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筑岛→支垫木→装钢刃脚→支立底模→支立内模→绑扎钢筋→支立外模→浇筑底节混凝土→抽垫木→抽水下沉→接高下沉→清理基底→封底→填充和井盖施工。二、沉井制作1、在浅水中或可能被水淹没的旱地,应筑岛制作沉井;在旱地,可在整平夯实的地面上制作沉井:当地下水位低、土壤较好时,可先开挖基坑至地下水位以上适当高程再制作沉井。制作沉井处的地面及岛面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地面以下的软弱地层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应采取换填、打砂桩、填筑反压土体等加固措施。2、筑岛材料应用透水性好、易于压实的砂类土、砾石、较小的卵石,且不应含有影响岛体均匀受力及抽垫下沉的块体(包括冻块)。3、岛面应高出施工水位0.5m以上,有流冰时应适当加高。6、沉井混凝土应沿井壁对称浇筑,并逐层振捣,浇筑完成12h后即应覆盖并洒水养护,但应防止洒水过程中发生不均匀下沉。7、底节沉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70%以上方可拆除隔墙底面和刃脚斜面的模板和支撑,沉井的直立侧模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即可拆除,但应防止沉井表面及棱角受损。8、沉井模板支撑拆除后,应测量沉井中线和刃脚高程,并形成记录。三、沉井下沉及接高2、沉井应连续下沉,减少中途停顿的时间,在下沉过程中应掌握土层情况,做好下沉记录,随时分析判断土层摩阻力与沉井重量的关系,选用最有利的下沉方法。4、沉井下沉过程特别是下沉初期,应随时调整倾斜和位移。5、沉井接高前应尽量调平,接高时井顶露出水面不得小于1.5m,井顶露出地面不得小于0.5m。接高上节模板时,支撑不得直接撑在地面上,并应考虑沉井因接高加重下沉时,模板支撑不致接触地面。四、沉井基底清理、封底及填充1、沉井下沉至设计高程后,基底面地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当地质不符时,应联系设计单位确定处理方案。4、在软土中沉井沉至设计高程并清基后,应进行沉降观测,待8h累计下沉量小于10mm时方可进行封底。5、沉井应待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