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某高速公路K11+320~K30+180段改扩建工程,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六车道,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K13+826~K14+635段为填方路段,边坡高度最低为20.6m,最高为24.8m。路床填筑时,每层最大压实厚度宜不大于(A)mm,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应不小于(B)mm。事件二:本工程填方量大,借方困难,部分填料含水量较大,需掺灰处理,经反复试验,掺灰土的CBR值在6%~7%之间。事件三:本工程K22+300~K23+100为高填路堤,其新拓宽部分局部路段穿越软土地基,设计采取了粉喷桩对软基进行处理。事件四:K25+550~K30+180段软土层厚度大于4m,其十字板抗剪强度为16Kpa,施工单位拟采取粒料桩进行处理,施工结束后,进行了桩距、桩长和桩径的检验。事件五:扩建路面工程与原设计路面结构层一致,通车后不久,巡查发现某软基填方区间新旧路面结合部有一条长约80m、宽约1.5mm的纵向裂缝。业主召集路基、路面等技术专家对纵向裂缝进行论证及原因分析。专家会议结论是“该80m路段路面材料及工艺控制均无缺陷,沥青路面扩建与旧路面结合部质量良好,裂缝产生与路面施工无关。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路基施工引起的……”【问题】1.事件一中,本段填土路基是否属于高路堤?说明理由。分别写出A、B的数值。2.事件二中,掺灰土能否作为上路床填料?说明理由。3.事件三中,粉喷桩处理软基的主要目的有哪些?4.事件四中,粒料桩应采用什么方法沉桩合适,请说出原因。补充施工时需要的设备。5.补充粒料桩还需要检测的项目。6写出事件五中裂缝产生的两条主要原因。『参考答案』1.本段填土路基是(或:属于)高路堤,因为本段填土边坡高度均大于20m。A是300,B是100。2.不能;因为不满足上路床填料CBR最小值为8%的规定。3.提高地基承载力,确保路基稳定(或减少路基工后沉降)。4.可采用振冲置换法,因为该方法要求的十字板抗剪强度不小于15KPa,而振动沉管法要求的强度为不小于20KPa。振冲置换法施工可采用振冲器、吊机或施工专用平车和水泵。5.还需要检验粒料灌入率、地基承载力。6.主要原因是:(1)路基施工工艺不达标、新旧路基结合部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2)软基处理不彻底。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3+220~K3+65为高填方路堤。路基填方高度最高为21.2m,地面以下有约6m的软土层。施工单位采用强夯处理地基,采用水平分层填筑路堤。高填方路堤横断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施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