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第五节防防水与排水水与排水一、一般规定一、一般规定洞顶和洞外的排水:截水沟、排水沟;洞内防水:二次衬砌,即复合式衬砌;要求:二次衬砌前做好防水板施工,二次衬砌的混凝土应使用防水混凝土,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施工缝、变形缝中设置止水带。(1)原则: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效果:衬砌不漏水、隧底不涌水、路面不积水。三、排水结构三、排水结构5.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及其规定值或允许偏差(1)防水层实测项目:搭接长度、缝宽、固定点间距、焊缝密实性。(2)止水带实测项目:纵向偏离、偏离衬砌中线、固定点间距。(3)洞顶排水沟实测项目:混凝土强度、轴线偏位、断面尺寸或管径、壁厚、沟底高程、纵坡、基础厚度。(4)隧道总体实测项目:车行道宽度、内轮廓宽度、内轮廓高度、隧道偏位、边坡或仰坡坡度。【多选】隧道防排水施工应遵循()的原则。A.预防为主B.防、排、截、堵结合C.因地制宜D.综合治理E.以排为主【答案】BCD【解析】隧道防排水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第六节第六节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地段隧道施工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地段隧道施工一、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地段的概念不良地质是指对工程可能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富水软弱破碎带、岩溶、采空区、瓦斯、岩爆、黄土、流沙、滑坡、崩塌体、大变形、断层、冻融循环土、盐渍土等。特殊性岩土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或人为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征、特殊物质组成或者具有特殊构造的岩土。包括堆积层、黄土、膨胀岩土、砂层、冻土等。二、一般规定(1)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地段隧道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应急预案、地质预报方案、监控量测方案。施工过程中实际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调整。三、富水软弱破碎围岩施工应符合的规定(2)富水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宜采用超前注浆加固、超前小导管、超前大管棚等辅助工程措施。(6)富水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开挖应采用先治水、加固,后超前支护、再开挖的施工顺序。第第七七节节隧道施工的辅助坑道与辅助工程措施隧道施工的辅助坑道与辅助工程措施一、辅助坑道(一)一般规定(2)斜井和竖井施工,应根据风险评价采取水害火灾防治措施。有轨运输、绞车提升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4)应加强辅助坑道中地质不良地段、井底调车场、错车道、作业洞室、辅助坑道与正洞连接处的风险控制。(二)竖井施工应符合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