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第二节施工准备施工准备一、一般规定一、一般规定1、⑥四通一平:通水、电、路、通信、平整场地。二、施工测量二、施工测量2.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5)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等级表5-12隧道贯通长度L(m)测量等级隧道贯通长度L(m)测量等级L≥6000二等1000≤L<3000四等3000≤L<6000三等L<1000一级(6)隧道的每个洞口、井口的平面控制测量点应不少于3个,高程控制测量点应不少于2个。(7)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宜采用导线测量。②洞内导线,应布置成多边形导线环。(8)洞外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应不定期复测,复测周期不大于6个月。3.检查隧道工程放样测量是否符合下列规定(5)洞内施工用的水准点,在导坑内拱部、边墙施工地段宜每100m设立一个临时水准点,并定期复测。5.交工、竣工测量(2)应在直线地段每50m、曲线地段每20m及需要加测断面处,测绘以路线中心线为准的隧道实际净空,标出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路面水平宽度。三三、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一)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和主要内容2.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1)地层岩性预报:地层岩性、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岩性预报。(2)地质构造预报:断层、节理裂隙密集带、褶皱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报。(3)不良地质预报:岩溶、采空区、人为坑洞、瓦斯等发育情况的预报。(4)地下水预报:对岩溶管道水以及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富水地层中的裂隙水等发育情况。(二)超前地质预报的分类超前地质预报的分类及其可采用的预报方法表5-14按预报距离长度分类预报长度L(m)预报采用的方法短距离预报L<30可采用地质调查法、地质雷达法及超前钻探法等中距离预报30≤L<100可采用地质调查法、弹性波反射法及超前钻探法等长距离预报L≥100可采用地质调查法、弹性波反射法及超前钻探法等(三)地质预测预报分级影响因素:地质复杂程度、地质因素对隧道施工影响程度、诱发环境问题的程度。从强到弱可分为A、B、C、D四级。(四)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1.地质调查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工作(1)包括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隧道内地质素描,可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还有物探法、超前钻探法、超前导坑(洞)预报法。(六)不良地质体的预测预报主要包括断层、岩溶、瓦斯和围岩塌方的预测预报。四、隧道工程划分与旁站监理项目识别四、隧道工程划分与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