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四人与环境拓展一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1.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从人类的角度出发,对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进行量化,它代表了在既定技术条件和消费水平下,特定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规模和持续生存对环境提出的要求。2.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则是从自然的角度出发,对地球能够为人类提供的资源规模进行量化,换言之,生态承载力指的是地球能为人类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的总和。3.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差值对某个区域而言,不仅要关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大小及变化情况,还要关注两者之间的差值。当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时,出现生态赤字;当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时,则出现生态盈余。名师点拨KF)M*+*B*BEF*DF20世纪70年代,全球出现生态赤字(从盈余到赤字),并且赤字规模有扩大趋势,可能原因有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增加等。拓展二生态农业与生态工程1.生态农业设计的原理(1)研究设计合理的食物链(网)组成(或营养结构),提高抵抗力稳定性。(2)实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3)实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或实现可持续发展或“原料—产品—原料—产品”)。(4)提高整个系统的总体功能和综合效益。2.生态工程设计常用的方法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食物链(网)的“相接”与“加环”。(1)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之一是食物链(网)的“相接”。例如,在稻田养鱼的农业生态工程中,鱼与稻原属于不同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但在人为调控下,将一些草食性鱼、滤食性鱼和杂食性鱼(如草鱼、鲢鱼和罗非鱼等)的鱼苗放养在稻田中,使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有所改变,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更为合理。(2)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之二是食物链(网)的“加环”。“加环”可为未利用的能量找到出路。例如,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等,其残余物用来栽养食用菌,栽培食用菌后的残余物再用来养殖蛆蛹,蛆蛹粪再作为优良的有机肥还田等。拓展三桑基鱼塘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解读1.自生桑基鱼塘中的生物组分通过合理布设,互利共存,实现了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形成了可以自我维持的有序整体。2.循环“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