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024年4月(总第263期)英语广场收稿日期:2024-3-12作者简介:杜楠,镇江市红旗小学英语教师、德育主任。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翻译。基于“契合”与“偏离”的创造性翻译策略研究□杜楠[摘要]在汉英翻译的短语和句子层面,译者利用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手段、思维模式、意象视角、文化承载、思想积淀等方面的特点与异同,寻找语际间的天然“契合”,往往可以融通文字、形象与思想,化寻常为神奇;而利用“偏离”手段,则往往能创造出奇特、清新、幽默等富有张力的表达。基于“契合”,译者可衍生出“循成法”“化用法”“应景法”等翻译策略,而基于“偏离”,译者可衍生出“折中替代法”与“灵感法”等策略。“契合”与“偏离”策略摆脱了词典学意义上的“正确”,通向了“创造性的忠实”。[关键词]“契合”;“偏离”;“创造性的忠实”;创造性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11-0047-04大凡译者,不但是翻译的实践者,还是双语的全息对比研究者。作为译者个人,其翻译过程与语言的对比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能也无法截然分开。汉英翻译的基本思路也应该是“融通国外言说,传达本土内容”。具体来说,在短语和小句层面,译者可以利用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手段、思维模式、意象视角、文化承载、思想积淀等方面的异同,寻找语际间的天然“契合”,从而融通文字、形象与思想,化寻常为神奇;还可以利用“偏离”手段,即对译入语进行脱离常规的运用,或让译入语“偏离”原文的形象、视角、思维等,创造出奇特、清新、幽默等富有张力的表达。“契合”与“偏离”的前提是“忠实”。翻译实践中,“理想的忠实”只是乌托邦,“近似的忠实”才是现实。“契合”与“偏离”所代表的创造性的翻译策略能帮助译者最大限度地摆脱浅层的语义学意义上的“忠实”,从而走向“创造性的忠实”,使译文更丰盈、更富意趣、更有创造力。1基于“契合”,沟通创造汉英两种语言的文明与文化承载之间的宏观相似度应该大于宏观相异度,因为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操不同语言的人。虽然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会随着比较的“浅表—深层”“个案—体系”“范畴—框架”“方法—逻辑”等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在思维模式、表达手段、意象视角等诸多方面存在宏观上和微观上的相似,其承载的文化与思想同样也存在着诸多的“契合”。如“(政党)在野”与inthewilderness、“有眼无珠”与thosehavingeyesseenot、“放羊(对学生放任自流)”与sheep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