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2期高媛媛(衡水学院经管学院,河北衡水053000)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代表,是人类无形的财富,同时也是文明的象征,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各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历史与文化的代表,体现了国家的特征,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至关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等。而非遗的商业化经营就是将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或表现形式作为商品而进行商品化营销。探索非遗与商业化经营相结合,是将“文化产品生产”与“文化消费者”连接互动的重要途径,能够在促进非遗传承发展的同时促进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一、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保护现状分析(一)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河北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文化,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河北省的非遗资源非常丰富,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技艺等多种不同的种类,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如武强木版年画、吴桥杂技、唐山皮影戏、河北梆子等在国内外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2006年6月,河北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正式批准公布包括河北梆子、武强木版年画、井陉拉花、吴桥杂技、女娲祭典、三祖文化、固安笙管乐等在内的13类13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26项是民间戏曲,入选数量名列名录榜首。截至2020年1月,河北省已公布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本批次共有141项,子项158项。目前,河北省有8项非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还有16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9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摘要探索非遗与商业化经营相结合,是将“文化产品生产”与“文化消费者”连接互动的重要途径,能够在促进非遗传承发展的同时促进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本文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在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种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其保护现状,并据此分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从而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实现商业化经营提出相应建议,以提升其商业开发价值,促进河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