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与材料第44卷厄瓜多尔Coloradov金矿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研究郭永超,杨冰(额济纳旗圆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阿拉善盟735400)冶金与材料Metallurgyandmaterials第44卷第3期2024年3月Vol.44No.3Mar.2024摘要:文章初步概括了厄瓜多尔艾尔奥罗省Coloradov矿区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并进行了成矿阶段研究,总结了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Coloradov矿区位于厄瓜多尔西南地区的构造-岩浆岩带中,通过分析其成矿地质背景,划分出六个主要的蚀变及成矿阶段,总结概括了该矿区的典型成矿地质特征,确定其矿床类型为斑岩型金矿床。从矿化富集规律、蚀变矿化分带规律、构造控矿规律和岩体控矿规律四个方面阐述了该矿区成矿规律。最后提出了该矿区的六个找矿标志,用以指导下一步探矿工作。关键词:Coloradov矿区;地质特征;成矿阶段;成矿规律;找矿标志作者简介:郭永超(1987—),男,山东烟台人,主要研究方向:地质勘查。从大地构造上看,厄瓜多尔地处东环太平洋南美安第斯中新生代褶皱系统,该国中部的造山带是环太平洋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安第斯山脉北部的Cangrejos-Zaruma地区是该国最主要的金、铜矿产区,拥有一些斑岩型铜金和热液铜银矿床,包括Cangrejos矿区、ElPoglio矿区、Zaruma矿区、Portovelo矿区、Sabadel矿区等,这些矿区所在矿床都与中新世早期形成的火山-斑岩体系密切相关。Coloradov矿区恰好位于该区域Portovelo断裂与安第斯山脉的交会部附近,目前探明黄金资源储量约8t,地质品位约5g/t,金矿化主要赋存于构造角砾岩和风化角砾岩的露天充填体中,以及层状蚀变、硅化侵入变质围岩中的浸染状和细脉状矿物中。由于前期地质科研工作的不足,对于与Coloradov矿区斑岩有关的热液成矿系统的成矿阶段和成矿规律研究的仍然有所欠缺,无法有效指导找矿工作。文章通过概括分析Coloradov矿区金矿床的分布特征以及成矿阶段,总结了该矿区的成矿规律,提出了今后在该矿区的找矿方向及找矿标志。1成矿地质背景厄瓜多尔所在地区的地质背景是存在多个构造地质体,包括与中美洲板块和南美洲板块分离有关的增生楔、岛弧和蛇绿岩带以及与后期的南美大陆Farallon/Nazca板块的俯冲有关。地质体被北北东向的断裂构造所分隔,使厄瓜多尔全国分为了3个主要地理区块,即西部的海岸弧前区、东部的东方前陆盆地及中部的亚安第斯带。始新世至中新世期间,形成大量的与板块俯冲相关的深层岩体,如Tangula岩体(>48Ma)、ElTingo岩体(21Ma)和Shan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