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主持/李晋钰一1专栏I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经典小说之经典性不仅在于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更在于反映着时代的典型特征,蕴含着作者的深刻思考。如何敏锐地观察、分析、判断社会现实,讲述独特故事,需要我们继续阅读,继续思考,继续写作。希望同学们积极融人生活,去观察,去倾听,去体验,去创造,去成长。四、作业布置师:请大家课后完成下列作业(投影):1.在文中找一找精彩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艺术魅力。适当运用细节描写修改课堂写作片段。2.借助本节课的思考方式,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寻找其中的悖论并探究原因。小组合作形成学习成果,准备课上进行交流。【名师观察】本节课的教学聚焦本单元的学习主任务一一“注意知人论世,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通过“细读文本,洞察人性”“发现异常,探究论”“寻本溯源,观照现实”三个活动环节的设计,很好地落实了“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吕康瑜老师精心设计了人物情绪与命运的坐标图,以林冲的人生经历为横坐标,情绪起伏为纵坐标,借助该坐标图,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洞察人性”的学习活动,在深人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梳理情节内容,画出了横坐标上的点,初步理清了故事情节。同时要求学生从情节当中找到依据,并用四字词语概括林冲的性格特征,外显初读印象。在该环节中,吕老师重点训练了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在学生通过深人思考文本情节内容,绘制出情绪曲线图之后,教师借助其引导学生读图,“发现异常,探究悖论”,将学生对人物命运与社会环境关系的思考引向深人,并通过学生的交流发言,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外显,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最有亮点的是“寻本溯源,观照现实”活动环节。该环节创设情境一一假如林冲没有撞破陆虞候等人的奸计,那么林冲的命运会不会有所改变,让学生进行课堂创写。该环节实现了以写促思,以写促读。学生在续写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了林冲的命运,明白了其中寄寓着施耐庵认清事实真相后的思考,这是作者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思索人生出路后作出的尝试。学生也深刻地认识到,看似“人物的命运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交集”,实则这是时代推手之下的必然,从而深刻理解了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观点。明晰了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总是反映着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世相的深刻洞察,也就理解了小说承担的教化功能,提升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