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大吕25琵琶协奏曲《云想·花想》由青年作曲家王丹红所作,它既有文曲的抒情优雅也有武曲的恢宏气势,是现代琵琶协奏曲中很受欢迎的一首作品,代表了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一次完美碰撞。这样的创作有一种古时明月照今人的感觉,千年前的文化和美学正缓缓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传承。一、钢琴与琵琶合作的发展路径钢琴以它极其宽广的音域、丰富多变的和声、铿锵有力的音色被用于器乐以及人声的伴奏,是所有乐器中运用最广泛的伴奏乐器。钢琴作为民族器乐的伴奏乐器,也有几十年的历史。其中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曲目,如中阮演奏家林吉良所作的《临安遗恨》,它取材于传统乐曲《满江红》的旋律素材,后由作曲家何占豪编配为中阮协奏曲。民族乐器与钢琴的默契配合,不仅能更好地塑造形象、烘托意境,而且这种“中西结合”的形式更加带动了钢琴独奏中民族乐曲的创作。钢琴与民族乐器第一次合作是刘文金先生于1958年创作的《豫北叙事曲》,刘文金先生将二胡与钢琴进行了大胆的结合,是钢琴与民族乐器合作的一个开端。而第一首琵琶协奏曲是由吴祖强、王燕樵与刘德海共同创作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完成于1973年,这是琵琶协奏曲的开端。这首作品不仅解决了中西合作的难题,而且使民族乐器琵琶也逐渐走向西方的舞台。之后琵琶协奏曲逐渐发展开来,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作品,如顾冠仁于1979年创作的《花木兰》、唐建平于1994年创作的《春秋》、韩兰魁于1995年创作的《祁连狂想》等。二、《云想·花想》概述(一)作品简介《云想·花想》创作完成于2013年,是青年作曲家王丹红受邀于琵琶演奏家赵聪所创作的琵琶协奏曲。这一标题出自李白的《清平调》中著名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也从侧面展现了大唐盛世景象。而王丹红把作品定在这中西相和古今相融■申伟宁太原师范学院〔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潮热的兴起,曾经那些久远的古诗古文、古画古物,都通过与现代表达相结合,重新绽放出动人的活力。《云想·花想》创作灵感来源于唐代名诗《清平调》,通过琵琶和钢琴的协奏形式,既展现出辉煌灿烂的大唐盛世,也表达出柔美坚强的女性形象。《云想·花想》不仅蕴含了东方美学的气质和精神,也融入了当代的艺术表达,因此它更加适应当下的审美,能引发听众的共情。本文将以《云想·花想》为探究对象,从音响、气息、情感等方面解析钢琴与琵琶的融合,为演奏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关键词〕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