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乐器学堂佳作赏评Instru中国艺术歌曲《青玉案·元夕》的风格及演唱阐述文/王润格摘要:《青玉案·元夕》是一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词由辛弃疾创作于南宋淳熙元年,曲由当代作曲家李砚所作,其具有精炼的词语、高深的意境以及丰富的内涵,而风格奠定了一首作品的基调,所以在演唱中对风格的把握尤其重要,掌握好该作品的“柔美”风格在演唱中会营造出更深的意境,让听众深入地走进作品,并体会到其中的美感。演唱者可以从词意、创作背景以及和声走向等方面来剖析该作品,通过各个方面对作品的剖析,才能够向听众呈现出更好的作品,在深入了解作品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作品是有深度有内涵的,更是能触人心弦的。关键词:柔美风格意境境界一、曲式分析《青玉案·元夕》是一首运用中国古诗词为歌词,采用了现代的作曲技法而创作的艺术歌曲,运用偏现代化的和声走向,这种特殊的创作手法展现出了作品独特的韵味。该音乐作品结构为单二部曲式,由前奏、A、B、连接、A’、过渡和B’构成,全曲共59小节,柔板慢速,整首作品抒情柔美,主调为A大调,4/4拍。作品曲式类别一级曲式结构次级曲式结构小节数起始小节数调式调性前奏(1~5小节):主要采用了三声部的复调织体,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相呼应,中声部则是加入织体厚度,进而使和声色彩浓厚,第五小节左手采用和弦分解的织体形式引入主题A。接着由弱起进入到主题部分A(6~14小节),主题由a(6~9小节)和a’(10~14小节)两个乐句构成,是非方整性结构,旋律声部采用动力性强的大切分节奏,伴奏则是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使独唱和伴奏配合得相得益彰,在调式调性方面主要以A大调为主,从第12小节开始随着钢琴力度的加强而加强了歌曲的情绪,将歌曲推进了高潮。-34-NMusicalInstrumentMagazine《青玉案·元夕》二段式前奏Aaa15451~56~14Bbc4615~24A大调“小调连接225~26Aa'a'14527~35过渡936~44B'b'c'141145~59佳作赏评乐器学堂magazineicalB乐段(15~24小节):该段由b(15~18小节)、℃(19~24小节)两个乐句构成,为非方整性结构,此时在旋律上大量使用切分节奏,在钢琴织体上更加复杂化的情况下,进入到了歌曲的高潮部分。接着加入两小节行板速度的连接(25~26小节),钢琴的右手是连续往上的切分节奏,而左手是连续向下的十六分音符,一上一下的相互配合将音乐的情绪不断向前推进。A'乐段(27~35小节):该部分回到了主歌部分,左手使用十六分音符,通过对伴奏织体的改变使音乐进一步推向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