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争鸣6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舞坛“双子星”韩真、周莉亚在继《只此青绿》后再度联手打造的舞剧新作品《咏春》又一次以舞蹈艺术的方式诠释了双创思想。该舞剧厚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突破性地将“咏春拳”和“香云纱”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舞蹈。“咏春拳”,以叶问的“武林故事”体现“扶弱小以武辅仁”的“咏春”情怀,以力与美的结合为重点;“香云纱”,以成块的各大门派掌门的服装用料呈现岭南文化的独特风格,重点在隐喻乡愁。作品通过融于武术招式与舞蹈律动的传统武术精神,通过存于光影变幻下的电影化质感,通过藏于双线叙事结构中跨越半世纪的同频共振,生动鲜活且克制的人物塑造,共同形成了震撼人心的美、萦绕于心的情。电影化表达:别出心裁的舞台呈现谈到舞蹈的电影化表达就不得不谈“双子星”编创的另一部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该剧用当代的电影镜头思维、语言与舞台舞美、灯光、场景相结合,通过这种融合、转化,将长于抒情、短于叙事的舞蹈打造成逻辑性很强的“红色谍战舞剧”。显然,她们的这种电影风格延续到了《咏春》,从“谍战大片”转向了“武打动作大片”。其中五大门派“掌门决斗”一段尤其精彩,通过“逆光”“低调光”等灯光的使用、“门”“旋转舞台”“西式建筑”等场景的布置与各类“蒙太奇”电影组接技术的结合,即在多元的艺术手法处理下具有了“电影的质感”,成为《咏春》的代表性舞段。武动乾坤存于影舞撼人心留于情■罗莎长沙学院〔摘要〕舞剧《咏春》厚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突破性地将“咏春拳”和“香云纱”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舞蹈,根据舞台化呈现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剧中通过舞蹈的电影化表达呈现别出心裁的舞台,以舞释武的形式实现传统文化在舞台上的融合与转化,通过双线叙事结构实现跨越时代的同频共振以及克制与含蓄的多维女性形象塑造方式让该剧以武动乾坤、以舞撼人心。〔关键词〕舞剧《咏春》;创新性发展;舞蹈的电影化;双线叙事结构;多维女性形象——评舞剧《咏春》新锐争鸣7在舞台灯光的使用上,利用大量幽暗的、光和阴影的反差较大的“低调光”让整体氛围神秘、悬疑和紧张。又通过打斗片段中的冷色调硬光,不仅对应了传统武术中“力”与“劲”的动作质感,而且与对决胜利后的暖色调柔光形成对比,也就侧面描绘了人物内心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