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第37卷第2期阴山学刊YINSHANACADEMICJOURNALMar.2024Vol.37No.2基于“双创”背景的法律诊所课程创新———以包头师范学院法律诊所课程为例胡建虹(包头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摘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新发展趋势与法学教育改革目标契合,法律诊所课程普及后需不断实践创新。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将法律诊所课程与为双创大赛构建的项目进行嵌入式融合,“法象”移动法律初诊平台将咨询和受理的案件进行按需导流,分别导入平台志愿者、法律诊所课程和协作律师事务所的服务情景,实现相互交融互助,学生直接参与真实法律事务或法律纠纷的处理过程,有效突破诊所课程的瓶颈并助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关键词:包头师范学院;法律诊所课程;创新创业实践;嵌入式融合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69(2024)02-0104-05法治建设新时代下,法学教育无疑是实现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之一。高校法学专业教育在法律职业者培养、立法司法与执法完善以及法律文化传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霍宪丹教授所指出的,“法学教育具有两重性,即教育属性和职业属性。”但我国法学专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强调教育属性,忽视职业属性;专注于理论部分的教学,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整体性需求,因而阻碍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衔接。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讲话中强调,“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育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伴随高教法学领域“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法学教育已充分意识到培养应用型、实践型法律人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法学教育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和由此延伸的相关活动,成了各高校法学教育改革的重点[1]。另一方面,法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已经连续几年徘徊于高校本科就业率倒数第一和第二。伴随着大学生群体就业难问题的凸显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现实需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日益受到国家和高校的重视,并得到迅猛发展。李克强同志曾在致力于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的“互联网+”大赛中高屋建瓴地指出,“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