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第1298卷第3期◆教学探索儿童在场:小学语文教学中“牧式表达”的实践探索语文教学通讯BulletinofChineseLanguageTeachingMar.,2024Vol.1298No.3-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为例居佳华(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江苏常州213102)摘要:“儿童在场”努力追求一种自然、自主、自由的教学效果。它遵循从“教”到“学”的价值取向,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当然选择和从“单一”到“多元”的评价旨归,直接指向促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教学行为,以此努力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牧式表达”的美好样态。关键词:儿童在场牧式表达生命成长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24)03-0030-03DOI:10.13525/j.cnki.bclt.202403010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第十四期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乡村儿童“牧式表达”的实践研究》(编号:2021JY14一L136)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居佳华(1978一),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应立足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语文教学中的“儿童在场”,是从儿童的角度,还原他们学习的真实状态。“儿童在场”的学习,是一种自由、自主、自然的学习状态,是基于儿童的学习需要、学习现状,不断动态生成的深度学习,更是一种陶醉、悦纳、生长的生命状态。[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在场”应当贯穿从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到教学评价的全过程。而“牧式表达”则是为了培养儿童的语文核心素养而提出的一种“语言运用”样态,强调语言运用是心灵的“放牧”,3其特征有三:一是儿童的言语表达规范,符合逻辑,符合语法;二是儿童能有选择、有个性地精准表达;三是儿童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牧式表达”就是在自由、自主、自然中生长的言语表达过程,其关注的是每一个儿童的生命成长。130语文教学通讯·学术【2024.3“牧式表达”既是儿童语言选择的过程,也是顺应语境的过程,更是言语生长的过程。儿童在场,是语文教学中“牧式表达”的实践追求。一、从“教”到“学”:“牧式表达”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学的“牧式表达”是为了学生并依靠学生开展和行进的,它理应从学生需要出发。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了解学生的需要,首先必须掌握学习的起点。所谓学习起点,就是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