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指向语用的“读思达”教学法实施策略探索王丽玉(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三实验小学,福建泉州362600)摘要:“读思达”教学法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更高效、更深入地掌握和理解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可将“读思达”教学法渗透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本文从“读思达”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出发,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并对“读思达”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高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关键词:语用理念;“读思达”教学法;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而且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思维的训练,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让学生简单机械地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语言应用的有效指导,以致难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读思达”教学法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认知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发展,进而落实提升整体教学效率的目标。一、“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步骤探究阅读、思考、表达是语文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学生只有经过这三个环节相对完整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将知识内化。“读思达”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本位,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法。一方面,“读思达”教学法是对传统学习模式的科学升级和创新。另一方面,“读思达”教学法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1.阅读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可以借助有效的阅读方法,为语文学习打下基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能够帮助小学生提升思维能力,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欲。因此,阅读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基础学习环节。2.思考阅读是思考的前提,思考是深度阅读的表现。阅读课文后,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取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同时将这些信息再次整合,达到拓展思维的目的。学生只有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在脑海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才能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可见,思考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810【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指向语用的‘读思达’教学法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编号:FJJKZX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