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乐器学堂佳作赏评Instru中国艺术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的分析与探究文/尹嘉琦孙婕*摘要:18世纪末19世纪初,艺术歌曲起源于欧洲,它是一种在歌词或伴奏方面不同于民歌或群体大众的歌曲,往往代表着较高的审美要求。20世纪初期的“五四运动”之后,艺术歌曲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演化发展。丁善德先生的艺术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本文主要对《爱人送我向日葵》这首艺术歌曲进行一系列概述,从作品的音乐分析进行探究,再着眼于该艺术歌曲的文本探究,演唱分析以及舞台表现等方面,最终结合笔者的演唱实践,为这首作品的演唱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撑。关键词:艺术歌曲音乐表演演唱探究声乐表演是声音与情感相互融合的一门艺术,它主要是通过人的嗓音,加之情感融入而传递出来的一种情感表达与诉求。在声乐表演中,一方面需要演唱者扎实的演唱技巧,例如气息、咬字、歌唱共鸣等歌唱基本功。另一方面需要演唱者理性与感性适当结合来呈现一首声乐作品。从情感表达来说,演唱者需要从歌曲的歌词基本内涵、情感诉求、舞台表演创新这几个层面入手。从理性层面来说,演唱者需要克服表演过程当中一系列的怯场因素,防止由于怯场而让演出效果大打折扣。本文是以声乐表演者的视角,对艺术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的文本、作曲及演唱的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一、艺术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音乐分析《爱人送我向日葵》是一首温婉抒情的女高音独唱歌曲,丁善德先生于1961年谱曲。歌词是中国当代诗人邹荻帆先生的作品,该曲运用了西式作曲的技巧创作,表达了社会的现实之美,以及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向往与欢悦之情,具有中国艺术歌曲的显著特征,同时这部作品也成了建国以后不可多得的“纯艺术歌曲”。歌曲中的情感表达以及音乐审美与当下的环境相比,风格大有不同,吸引了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兴趣。该艺术歌曲是丁善德先生配合西式作曲的技巧进行创作的,主要结构是三段体形式,是一部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的作品,总体分为A、B、A’的结构,这三段的形式各有不同,采用的是示段、中段、完全再现段相结合的方式。全曲采用4/4拍,节奏型较为简单,速度为小行版,应适当根据主人公的情绪来把握速度。全曲一共运用了四次转调,每一次转调都将五声调式的创造性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曲作者的每一次转调都过渡自然,给听众不一样的听觉感受。在乐曲的钢琴伴奏中,伴奏织体从前奏到尾声基本保持同一节奏型,但是歌曲中主人公的情绪却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