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群文阅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指导探究———以《沁园春·长沙》《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为例罗娟(湖北省武汉市关山中学,湖北武汉430000)摘要:群文阅读是师生对一组文本通过感知与理解,获得知识和审美体验的活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有强烈的人文色彩与审美特征,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设置更多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活动,群文阅读后的写作实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基于此,本文以《沁园春·长沙》《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为例,探析了群文阅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指导策略,以期能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群文阅读;读写结合;审美鉴赏;创造思维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中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笔者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的过程中,发现高一学生在诗歌阅读鉴赏思维与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于是在教学第七单元《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的过程中重新结合了诗歌鉴赏的学习要求,开展了“诗歌与散文群文阅读读写结合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相对简短的诗歌微写作中感受文学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最终提升写作能力。一、促使学生萌发读写结合意识通过品读《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我们领略了诗歌的四个特点:材料的形象性、节奏的音乐性、内容的抒情性和语言的概括性。这四个特点构成了诗歌的“四美”,即意境美、旋律美、情感美和意蕴美。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这些特点,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课堂微写作的练习。通过提炼和浓缩,笔者得出了诗歌写作的准规则,这些规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创作诗歌。第一,要关注诗歌的意境美。在写作中,学生要尽量将诗歌中的形象描写得生动、具体,让人能够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例如,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现了自己豪迈的情感。教师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也要注重对场景的描写,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第二,要注重诗歌的旋律美。诗歌是有节奏感的,作者通过韵律和押韵等手法,使诗歌更加优美动听。在写作中,学生可以适当运用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