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栏I本版主持/李晋钰的尊重,对于自由、民主、平等的追求,这些思想又都是与我们的文化相契合的。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去感悟,最终明晰,知识渐进生成,思想走向深刻,实现深度教学。一首诗不足以代表一个国度、一个时代,但足以代表一种思想、一种文化。本课只是通过惠特曼的《自己之歌》带领学生去感受外国文化,但更多元、更精彩的文化内容还留待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悟。《自己之歌》绝不只是写给自己,更是以诗为媒,架起自我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谱写自我与世界的生命之歌。撑情境之,向诗歌更美处漫溯部级精品课《迷娘(之一)》品赏O冯雨谣(厦门外国语学校,福建厦门361000)摘要:《迷娘(之一)》是歌德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迷娘的唱词,音韵优美,感情真挚,被称为德国抒情诗中的一颗明珠。本节课设计了“意象(体式)一情感一文化”的教学路径,设置真实的情境任务,驱动学生运用意象意境分析、比较阅读、反复朗读和知人论世等方法,把握诗歌语言和情感的内在节奏,体味诗歌意蕴,感受意境美、声韵美和情感的起伏流动之美,最终走向文化理解,感受文化之美。关键词:外国诗歌;情感节奏;审美鉴赏;文化理解【教学设想】《迷娘(之一)》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是外国诗歌和戏剧单元,指向“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相比中国文学作品,学生阅读外国本文作者作品本身就有着时代和文化背景的隔膜,尤其是诗歌的主观性、跳跃性、暗示性和象征性,加上转译带来的隔阅,更让学生望而生畏。不少学生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存在盲目性与随意性等问题,未进行深度挖掘,对诗歌意蕴和情感的理解单一浅显;即使有意识深度品析文本内容,又囿于文化知识背景不同,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使得理解不够深人甚至出现偏差。这些因素影响了学生把握诗歌语言和情感的内在节奏,体味诗歌意蕴,感受意境美、声韵美和情感的起伏流动之美;影响了理解多元文化,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之美,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提升人文素养。【54|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24.3因此,针对学生的薄弱点,并结合“学习任务群”、“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研习任务”等相关要求,笔者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运用外国诗歌的鉴赏方法,把握诗歌语言和情感的内在节奏,理解迷娘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威廉的复杂情感,感受诗歌情感的起伏流动。2.反复朗读,体会诗歌浓郁的抒情氛围,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