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股份业绩爆雷虞仁荣还有何筹码?曾经的芯片首富瞄准汽车。文|本刊记者张延陶一部并购史,一段疯狂路。韦尔股份凭借“蛇吞象”并购,跻身半导体行业千亿白马行列;而虞仁荣被称为芯片赌徒,曾问鼎“中国芯片首富”。如今,资本市场业绩“爆雷”、豪威半导体遭遇专利诉讼。虽然时值夏末,但韦尔股份的“寒冬”似乎已经悄然来临。并购发家史5倍总资产、8倍净资产。韦尔股份在2019年对足以“仰视”的豪威演绎了“蛇吞象”并购。韦尔股份因成功押注CMOS收获丰厚,一举成为芯片产业龙头。促成韦尔股份一战成名背后的舵手,是有着“中国芯片首富”之称的虞仁荣。凭借此笔“蛇吞象”的并购,虞仁荣复刻了车圈资本运作大佬——李书福的高光成就。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韦尔股份的成长都是买来的。在此之前,韦尔股份的成长史毫无疑问就是一部并购大戏。上市之前,韦尔股份的资本触角就已经遍布芯片产业链,通过收购及自设的方式,不断扩大版图。2014年,韦尔股份收购北京泰和志,拓展SoC芯片领域;2015年,又将无锡中普微收入囊中,同年又设立上海韦玏,拓展射频芯片领域;2016年,韦尔股份又设立了上海磐巨和上海矽久,进军硅麦和管带载波领域。设立韦孜美,致力于高性能IC产品。但彼时的韦尔股份尽管布局广泛,但表现始终不温不火。因此,2017年,韦尔股份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正式开启产融双驱的增长模式。上市之后,韦尔股份第一时间动起了更大规模收购的念想,并很快付诸实践。豪威成为虞仁荣眼中的“标的”。彼时,这家标的公司已经成长为继索尼、三星之后的全球第三大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技术研发、市场份额都有着极强竞争力。尽管收购一波三折,但最终虞仁荣得偿所愿,韦尔股份正式“收编”豪威科技。后者也没有令人失望,并购当年,韦尔股份便因豪威业绩并表,实现136.32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44%。豪威科技CMOS图像传感器业务在这其中贡献了97.8亿元收入,营收占比高达62%。而传统业务半导体设计及销售却同比下滑19%至31.9亿元。其实,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韦尔股份的并购式成长无可厚非,而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在专利遍布、投入产出周期较长的行业普遍真理下,芯片行业的发展很难不站在巨人肩膀。即便放眼全球芯片发展历史,也是由仙童半导体的八叛逆正式掀起了芯片产业浪潮。尝到甜头的韦尔股份“再接再厉”,2020年4月,韦尔股份再次开启新的收购案,收购了美国新思科技(Synopsys)的亚洲TDDI业务,加大手机半导体业62TALENTSMAGAZ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