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策划调查研究下基层摸清实情明路径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同志的一贯要求。云南认真践行“深、实、细、准、效”五字决,总结运用“前期摸底、现场调研、形成报告、出台意见、督查回访”五步法,实行调研内容、调研日程、调研人员、调研方式、调研接待“五统筹”,推动各级党员干部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入调研寻实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云南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就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生产经营中的突出矛盾等展开充分调研,寻找破题之道。省委常委聚焦“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沿边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等重大课题开展调研,示范带动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选准调研课题13633个,破解了一大批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困难问题。紧町教育、医疗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大事,各级党政“一把手”带头深入调研摸实情、寻实策。保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施甸一中“编外校长”,12次深入一线调研办公,解决停摆8年之久的学校整体搬迁问题,建成新校区可满足6800名学生入学。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42名党政领导干部担任“编外院长”,通过深入调研,推动建成慢病管理中心152个、基层心脑血管救治站135个,96.71%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标准,让群众“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重病不出州”。深入一线,组织党员和领导干部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已经成为云南各地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的共识。普洱市坚持带着问题选准调研课题,实施县(区)委书记“领建项目”,县(区)委书记示范带动,市、县行业部门协调联动、共同调研,推动市、县和基层党组织上下一体、同题共答。怒江族自治州坚持每周审核调研计划,针对县(市)少的实际,对不同课题但时间地点相同的“多头”调研情况进行“组团调研”,对偏远村组进行“指定调研”,一点点抽丝剥茧,从调研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主题教育中,省委书记王宁大力倡导经常下基层等“十种鲜明导向”,云南把大兴调查研究与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结合起来,各级党员和领导干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切实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找准问题破解难题在深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