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3—10—09作者简介:库瑞(1964—),女,陕西宝鸡人,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许张丽(1997—),女,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金项目: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CXY—2022—117CXY—2022—130);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红色校史研究项目(2022-SSZX-19、2022-SSZX-20);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2023年课题研究项目(CGJL010)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以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为中心库瑞1,许张丽1,高金强2(1.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61;2.榆林学院党委组织部,陕西榆林719000)摘要: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红色资源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弥足珍贵的教育资源,具有独特的科学性、革命性和现实性。主要从牢固革命信仰、强化思想意识、提升使命担当三方面正确认识其价值意蕴。通过在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教育载体等方面拓展绥德师范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育人路径。关键词:绥德师范;红色资源;高校青年;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871(2024)01-0113-05DOI:10.16752/j.cnki.jylu.2024.01.020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绥德师范”)创建于1923年5月,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第一任校长李子洲同志提出“求学勿忘革命,革命勿忘求学。如求学而忘革命非真求学,革命而忘求学非真革命”。就此,以李子洲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守“读书报国”的育人初心,在绥德师范掀起了一场革命教育和教育革命。这里诞生了陕北地区最早的中共党团组织,为陕甘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特殊而重大的贡献,同时为中国革命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人才。毛泽东同志曾为绥德师范学生题词“奋斗”,习仲勋同志曾为绥德师范题词“革命英才的摇篮”,校友齐心曾为母校题词“西北革命策源地”,可以说绥德师范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当代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2017年7月,经陕西省委、省政府批准,将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并入榆林学院后新设绥德校区,自此开启新的发展篇章。历经百年的持续奋斗,绥德师范始终秉承“读书勿忘救国,救国勿忘读书”的校训,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共发展。一、绥德师范红色资源的鲜明特点某种意义上说,有两个绥德师范,一个是实体意义上的绥德师范,一个是精神意义上的绥德师范。百年来,实体意义上的绥德师范不断变化,校名几度更替、校址不断迁移,但精神意义上的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