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第97-108页经济成本、社会文化还是技术进步?——我国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问卷实验分析龚顺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新能源汽车消费为研究案例,采用问卷实验的研究方法,全面系统讨论经济成本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对我国城市居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影响,对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表明,经济成本因素与技术因素并不能显著影响我国城市居民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而社会文化层面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则会显著提升居民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进一步分析显示,社会经济地位显著地调节了经济成本因素与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的关系。以上分析对理解我国居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型乃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政策启发意涵。关键词:低碳生活方式;消费;经济成本;社会文化;技术进步DOI:10.19836/j.cnki.37-1100/c.2023.05.009一、问题的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①,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②。实现这一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主体涵盖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在此过程中,最终的实践主体是广大消费者。分析与识别消费者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对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伴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相关研究对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理论内涵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考察③。多数既有研究强调了政府和企业对促进民众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政府需要精准施策提高补助、降低成本、普及低碳消费文化④,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⑤,才能形成合力促进民众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型。成本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分别代表着制约消费的经济成本、社会认同和技术创新,对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城镇居民绿色低碳社会生活方式研究”(22ASH012);中国社科院重大创新项目“共同富裕的阶段性衡量标准”(2023YZD002)。作者简介:龚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732;gongshun@cass.org.cn)。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