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25卷第4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8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面对紧张的国际形势,以备战为目的,中共中央开展了一场以交通运输、国防科技为基础的三线建设。贵州是三线建设的重要省份,随着三线建设的调整,留下了大量的三线工业遗产。这些遗产是宝贵的课程思政资源,通过深入挖掘,可以从中汲取到诸多优质史实,为课程思政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可实施路径,对于历史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研究意义重大。一、贵州三线工业遗产的形成及其现状贵州作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三线建设时期建立起了一个具有全国较先进水平的机械设备、电子设备、航空、冶金和化工等现代产业体系,为贵州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贵州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1.贵州三线建设概况贵州的三线建设项目,包括国防科技工业、能源工业、冶金工业、机械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和交通运输(铁路)等。“三五”计划期间,全省投资达46.26亿元,占全国三线投资计划总额的12.9%。三线建设期间,贵州除着力建设国防科技工业项目外,民用投建项目也达92项[1]。贵州三线建设布局,是以贵阳市为基础,以六盘水、遵义、安顺以及都匀和凯里为重点,沿着贵昆、川黔、湘黔、黔桂四条铁路干线形成了有力支撑贵州经收稿日期:2023-05-20基金项目:贵州省2011年哲学社会规划项目“文旅融合视野下贵州‘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路径创新研究”(21GZYB04);遵义师范学院“十四五”规划项目“西南三线建设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估与开发途径研究”(21EYPY06);遵义师范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项目“三线精神的贵州图谱研究”(HYSJD2206)作者简介:王佳翠,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红色文化、红色旅游和三线建设研究。课程思政视域下贵州三线工业遗产开发路径研究王佳翠a,张开文b(遵义师范学院a.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b.体育学院,贵州遵义563006)摘要:工业遗产是体现工业技术成果和科技文明的载体,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三线工业遗产不仅是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见证,还是中国国防事业和工业发展的见证。贵州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散布着大量的三线工业遗产。文章分析贵州三线工业遗产的形成、现状,以及课程思政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贵州三线工业遗产融入中学历史课程思政的路径。关键词:课程思政;三线工业遗产;开发中图分类号:G647.38;F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583(2023)-0032-03Research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