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扩大双循环市场交集拓展有效市场供需沈国兵丨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2020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出“国家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由此,作为积极应对后疫情时期叠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本期聚焦>19加美国对华经贸摩擦升级的有效政策,以期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双循环市场交集来积极拓展有效市场需求和有效产品供给。一、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扩大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市场交集新形势下,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202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还发布了《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据此,国家提出了扩大内需、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等实施意见。实际上,实施外贸企业出口产品转内销,不是要放弃出口企业的海外市场,而是在新冠疫情严峻形势下尽力帮助出口企业存活下来。不过,在短中期内国内收入和就业没有显著回暖的情况下,想要通过扩大内需缓解中国外贸外需下滑并不容易。因为扩大内需的前提是要有就业、有收入。国内收入和就业越是没有明显的改善,那么民众就越不敢消费,需要自身来构建预防性保障。据此,稳外贸稳外资有助于稳就业稳收入,从而促进实现扩大内需的功效。同样,出口产品转内销有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假定国内有足够的有效需求,而这需要依赖于另一个假定⸺国内有稳健的就业和有效收入,但是这后一个假定在短中期内又得依赖于稳外贸稳外资。据此,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就像发放消费券一样,虽然可以帮一些暂时因疫情无法出清的企业救急,但是不能过度地夸大出口产品转内销的作用。因为一方面出口产品向国际市场供给的标准、文化元素与国内市场的消费者需求是十分不一致的,很多出口产品属于对方来样设计的,其外观设计和外...